利凡诺用于妊娠中晚期死胎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利凡诺用于妊娠中晚期死胎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李烨华

李烨华(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目的研究利凡诺在中晚期死胎引产的应用。方法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5年间在我院因胎死宫中选择利凡诺引产的妊娠中晚期高危孕妇52例为观察组,以正常妊娠利凡诺引产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期从中总结取经验教训。结论利凡诺用于中晚期死胎引产中是安全高效的,选择安全高效的引产方式能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中晚孕死胎利凡诺引产

国内自1960年开始使用利凡诺羊膜外宫腔注射进行中期妊娠引产,1975年开展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引产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利凡诺用于中晚期引产是安全高效的,但它应用在死胎引产中报道尚少。笔者对近年52例死胎患者使用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取得较好效果,并总结引产成功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5年间在我院因胎死宫中选择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引产的妊娠中晚期高危孕妇52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孕妇有合并症13例(其中血小板减少症5例、甲亢3例、糖尿病3例、心脏病2例);妊娠并发症有1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9例、贫血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例,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选取同期因胎儿发育异常、未婚、计划外怀孕等要求引产的106例中晚孕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2.方法

2.1引产前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包括血尿,白带常规,产科B超,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凝血常规等。对于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还需根据专科情况检查心肌酶、甲状腺功能等。

2.2引产前评估:对于合并有内科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血液病、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还需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给予适当处理,待病情稳定,明确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适宜行引产后方实行引产术。

2.3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术:均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利凡诺100mg,如注药72小时未发动宫缩为引产失败可行2次注药。

2.4观察指标:宫腔注药到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一次注药成功率,胎膜、胎盘残留率,产道裂伤及产后出血情况

2.5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选α=0.05。

3.结果

3.1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成功率比较:本资料的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观察组52例第一次注药成功后,在产程观察中有1例因血压过高,中转行剖宫取胎术终止分娩,剩余51例第一次注药引产成功。对照组104例第一次注药引产成功,2例二次注药引产成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成功率比较见表2。

3.2两组引产并发症比较:

4.讨论

妊娠中晚期死胎引产方式多种多样,有经羊膜腔注入依沙吖啶(利凡诺)引产,或用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再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1]。近年来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引产的报道也较多,而本文选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引产法是因为其普遍被用作中晚期引产的首选方法,其效果好、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流产过程安全、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利凡诺属吖啶类药物,它用于引产的主要机制是一种综合作用。利凡诺注入羊膜腔内造成胎儿中毒死亡,滋养叶细胞损害引起胎盘激素下降,特别是蜕膜组织变性坏死、溶酶体膜损伤、释放磷脂酶A2,使细胞膜释放花生四烯酸,在前列腺素酶的作用下,合成前列素E2和F2,前列腺素增加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此外药物本身对子宫肌有兴奋作用。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07%,对照组引产成功率98.11%,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引产率均高于其它引产方法所报道的97%[2]。本文观察组引产高成功率的关键还在于引产前充分评估,因胎死宫中孕妇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处理起来较棘手,在引产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及产时严密观察。首先在引产前认真评估每一例患者,除行常规的检查外,有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请专科医师协助评估及诊治。在本文研究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9例患者中,引产前均请眼科予眼底检查、心内科会诊协助控制血压稳定。有合并心脏病患者术前除常规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检查,还需请专科医师予心功能评定,对心功能正常患者方实施引产术。此后在施行羊膜腔注药后,还需继续监测凝血及肝肾功能及血压等。本文一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临产后持续心电监护,因产时疼痛刺激、产妇过度紧张,导致血压波动较大,最高时达180/110mmHg,尽管当时已予硝普钠静脉用药降压,但血压控制不佳,不排除随时因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考虑到当时无法短时间内终止妊娠,为确保产妇生命安全,经与家属沟通后改行剖宫取胎术。

另外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考虑可能原因有:①胎儿死亡后退行性变的胎盘组织释放凝血活酶进入母血循环,激活血管内凝血因子,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消耗血中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引起母体凝血功能障碍。②死胎患者常伴严重合并症、并发症如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血液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全身和腹腔感染等高危因素,这些高危因素可引起宫缩乏力、凝血机制障碍等最终导致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死胎患者常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首先可用肝素抗凝治疗,剂量为每次0.5mg/kg,每6小时给药一次,必要时需补充纤维蛋白原。如果合并有血小板减少(<100×109),引产前需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同时配新鲜血及血小板备用。当血小板减少(<10×109)、有出血倾向,分娩时可输新鲜血及血小板。

此外在本文研究中有部分死胎患者常合并羊水过少,甚至无羊水,行利凡诺引产穿刺时,选择在胎肢间隙部位进针,避免扎入胎体,堵塞针头。在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后,可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可见液体扩散图像,一方面可再次确认穿刺针是在羊膜腔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利凡诺在羊膜腔内扩散,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死胎在宫腔内停留过久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不易控制的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死胎一旦确诊,应尽快引产,在本文的研究中,利凡诺用于中晚期死胎引产是安全、高效的,针对死胎孕妇病理改变,做好引产前准备是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2]洪刊治.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