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2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研究

田金玉武玉成

田金玉武玉成(华北电力大学)

摘要: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概念,以霍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角度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三维理论体系,并对集成化系统和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

0引言

“集成是指某一系统或系统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是运用集成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方法、模型、工具,对建设项目管理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达到项目设定具体目标和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建设项目参与者更加广泛,使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也更加复杂。孤立的、分散化的项目管理和决策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新型项目建设的要求。如何有效的调动项目参与各方的力量,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的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向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是当今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新课题。

1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涵义

所谓集成化管理,是指运用集成思想,通过保证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完整的内部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目标。

1969年,美国学者霍尔(HallAD)提出了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它将系统工程的活动分为前后紧密连接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同时又考虑为完成各阶段与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由时间维、逻辑维与知识维,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结构,是一种解决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大型复杂工程组织与管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理念集成的体现。

按照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就是在集成理念指导下,由逻辑维——组织集成、时间维——过程集成、知识维——信息方法集成所组成的三维集成系统空间结构,

A、知识维——工程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知识维是指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知识和专门技术的总和。在工程项目领域

主要包括:运筹学、控制论、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集成等。

B、逻辑维——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步骤

逻辑维是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对于项目管理则指对项目进行管理时一般采用的工作步骤。

C、时间维——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时间维是指把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从而进行阶段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就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由于不同类型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其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一般项目的寿命周期分为概念阶段、实施阶段与结束阶段。

2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

传统的建设项目分为前期策划、准备和设计、施工与运营4个阶段,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分为项目前期开发管理(DM)、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管理(PM)和项目使用期的运营管理(FM)3种模式;从建设项目的参与情况分析,建设项目管理类型可分为投资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与施工等建设方的项目管理、项目咨询或监理方的项目管理、项目运营使用方的项目管理等类型;不论项目决策层还是项目管理执行层,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费用少、进度快、质量好。由此可得到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

3企业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的策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发展趋势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应努力适应建筑市场需求,转变市场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培养项目管理人才,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追求卓越绩效。

3.1从项目的阶段性管理拓展为全寿命期管理有条件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实施工程总承包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承包,我国一些工程设计企业已在工程总承包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实施“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甚至“五位一体”,为业主提供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承包或服务。

3.2从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发展为综合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将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割裂后的分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至今仍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限等,与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不无关系。工程承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定额体系,工程投标报价应与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方案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实施全要素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环境、安全等因素为业主提供集成化管理服务。

3.3从项目目标的定性管理发展为定量管理由于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方法的迅速发展及项目管理的集成化,进一步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无论是工程承包企业,还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均应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存储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这样不仅为项目的运营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且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的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工期成本优化、质量成本优化,从而实施项目目标的优化管理。

3.4从各自的项目管理软件发展为统一的项目信息平台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工程项目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分别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然后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将由以业主为主导的项目信息平台所替代。业主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促进项目进展各个阶段的集成管理,而且有利于项目信息流的扁平化,促进业主与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协同工作。

3.5从追求单一的质量管理发展为追求卓越绩效管理随着全面一体化管理的发展,企业不应仅仅满足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不能只追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集成,应追求卓越管理,将所关注的质量管理上升为经营管理的“大质量”管理,强调企业的战略策划、经营结果和社会责任,持续改进管理绩效,以满足并不断超越业主、社会、员工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4结论

本文以现有工程管理理论为基础,以霍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角度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三维理论体系,并对集成化系统和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的策略,为项目管理者进行集成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69-177.

[2]Raftery,J,RiskAnalysisinProjectManagementE&FNSpon[M],UK(1994)

[3]李红兵.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岳宜宝.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Partnering模型[J].建筑,2003.(4):52~56.

[5]刘建生,杨荣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管理者联盟.2007年4月11日

[6]杨林泉.管理系统工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