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陈建军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庄圩医院223700

摘要:目的:腹股沟疝在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总结一下预防治疗的经验。方法:对6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病人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0例中,切口感染1例,皮下血肿液化1例,腹股沟灼痛2例经过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在一月内治愈。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防治

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具有正确的解剖知识和完美的手术技巧,并具有精细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疝是外科常见病,是普外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誉为百年疝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年来被绝大数外科医生认可。2010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60例病人,并发症出现4例。

资料:

腹股沟疝患者60例,男性57例,女性3例,单侧斜疝58例,双侧斜疝1例,直疝1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58.3岁,合并COPD,甲亢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共8例。

方法:

所用材料均为北京天助畅运医疗公司的善释牌补片。术前半小时常规静脉推注抗生素一次,术后使用抗生素3—5天,术中操作精细,解剖清晰,疝囊底部剥离面小,术后即刻用手压迫切口15分钟,是减少术后阴囊水肿血肿的有效方法,回病房后亦沙袋压迫切口12小时。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切一小口容一指后,用手钝性分离至外环充分后再切开,打开提睾肌,充分游离精索打开疝囊,小疝囊完全剥离,采用钝锐结合,大疝囊横断,远端旷置。疝囊内面粘膜电灼,防止发生疝囊内积液。近端游离至高位,疝内环大者,内荷包结扎,小者7号线结扎再加强缝扎,并常规修补腹横筋膜,将网片放入精囊后方,精索在试先剪好的圆孔处通过。将其铺垫平整无皱折,周围与腹股沟韧带,联合键,耻骨结节处缝合固定,共计5—6针,下位阴囊使精索复位,逐层关闭切口。

结果:

本组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均无复发,切口感染一例,疝囊血肿1例。腹股沟灼痛2例。切口感染患者在我院敞开引流,加强换药,切口愈合。尿潴留保留导尿24h,方后自行排尿,此多与腰麻有关,局麻病人未出现。腹股沟痛有一例应用非甾体镇痛药,一周后缓解,另外一例未用处理,6—7后自行缓解。

讨论:

1、腹股沟灼痛:发生灼痛原因是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骨神经生殖支受损,包括切断,结扎,疤痕牵扯或压迫等。前者常发生于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4,切开或缝合提睾肌筋膜或腱膜弓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韧带时。后者与提睾肌筋膜切开或缝合有关。异物持续性炎症反应,也是手术后疼痛的原因之一。术中操作精细,保护好神经是预防疼痛的关键。灼痛多采用保守治疗,轻者应用理疗和局部封闭。重者需要手术选择拆线,松解疤痕,切除神经瘤或网片。

2、复发: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明显较普通修补低,为0.1%—3.4%,归纳有机体方面和医生技术方面的原因。年龄和体质:约30%的复发疝发生修补术后5—10年。这种远期复发基本成平行经过。这提示与技术无相关,与机体关系较大。随年龄增大、上感、前列腺增生、糖尿病、便秘、咳嗽等腹内压等病的概率增大。且老年人肌肉组织退化、脂肪多、腹壁薄弱所引起。技术方面观念落后,疝修补术自身不断改进,Shouldice手术被誉为疝修补金指标。而一部分医生不知道或忽视腹横筋膜和内环修补术的重要性。一些医生忽视手术操作细节。解剖不熟悉,常见原因是疝囊处理不当,疝囊未结扎之高位,后壁薄弱未修补腹横筋膜。重要原因是对这一解剖不够熟悉。伤口感染时补片可能需要完全取出,而导致修补术失败。预防复发措施,必须加强腹横筋膜修补,做到无张力修补。补片必须做到平铺周边固定。

3、切口感染及阴囊血肿:一般感染发生率较低,多为无菌手术。聚丙烯补片时对组织相融性好,且对抗感染有较好耐受性。并单纯炎症状态下,仍可被包块包埋,安全性远高于丝线。容易感染原因为患者机体原因:如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凝血功能差、术前未备皮、皮肤破损、未严格无菌操作、使用电刀副损伤皮肤等。一旦感染,立即拆线,充分扩大切口,通畅引流。如深部感染需取出补片,并加强按时换药,阴囊血肿轻者,阴囊抬高,50%硫酸镁外敷,可自行消退。重者需抽吸并防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是:疝囊未高位结扎,未修补腹横筋膜,无菌操作不严格,解剖不熟悉,使神经损伤,术中剥离面太大,创面广泛性渗血等。防治并发症关键是对患者全面评估,充分术前准备,解剖清楚,规范操作精细,这些对防治并发症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孟超、吴在德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

[2]武正炎主编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三版

[3]赵渝、王刚腹股沟斜疝修补疝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6.2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