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陈光群

陈光群(宁波大红鹰学院)

提要: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分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现状,探讨了生产性实训的特点和模式。针对当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模式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实训基地产学研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根据当前机加工实训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如何使技能实训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新模式,使实训更接近于工作实际,无疑对实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求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通过近年来的广泛调研,着重对生产性实训为重点的实训基地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

1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1.1发展不平衡目前沿海开放地区如浙江省经济相对较发达,实训基地建设普遍规模较大,配套设施完善(本中心就设有4台加工中心),并且运行机制灵活、管理水平先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或根本没有校内实训基地,或虽建有训练基地,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等诸多因素,导致设备少、基础设施不配套,加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与其他院校、企业不能共享资源,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造成了一种浪费。

1.2设施不健全适应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应当包括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两种。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工程类院校实训基地设施不健全:一是技能性实训基地设施不健全。主要原因是实训设施投入成本大,使用次数少,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不愿进行实训设施建设和设备的购买;有的院校虽建有技能性实训基地,但因规模小,优质资源少,从而限制了院校实训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二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相对于技能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符合生产条件的设备和设施,市场认可的加工产品,同时还需要审办企业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建立符合企业运行的管理机制,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缺乏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能力和条件,实训设备和设施大多是教学用机,无法适应生产的需要;无法适应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基地建设本身缺乏造血机能,学生在校内无法完成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训练实效较差,当然也谈不上实现产学相结合的实训模式。

1.3运行经费不足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修建标准厂房、购置设备、工量具和其它辅助设施,一旦基地投入正常使用后,需要采购耗材,支付人员工资等大量资金以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由于建设实训基地的资金主要由校方自筹,因此,无论在设备数量和规模上,还是在先进性和生产性方面都难以满足技能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的需要。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运行经费不足已严重地制约了实训基地的发展,多数实习实训模式都是消耗性实训,而不是生产性实训。

1.4重复建设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各地院校争相开设了相关专业,以适应大量机械制造、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需求。为满足教学要求,以上专业均需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实训中心或工程训练中心。但由于各校投入、类别、招生规模不等,基地使用率也不尽相同,如有的院校机械类专业生源少,使用率低,由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生产性实训的特点

2.1生产性实训活动是在有生产任务的单位进行,具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特点。

2.2生产性实训一般是结合产品的生产进行的,根据产品整合知识点来组织教学活动。

2.3生产性实训的形式是学生直接参加生产的实践活动。

2.4生产性实训的教师由校内的实训指导教师和学校聘请的校外生产性实训指导员担任,一般具有生产管理、生产技术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2.5生产性实训能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作为学生勤工俭学的一条途径,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和成就感。

校内生产性实训不但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就变消耗性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实训基地的模式

目前高等院校实训基地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3.1企业独资兴建的训练基地,产权归企业所有,学校按合同享有使用权。

3.2由政府投资,建立公共的职业实训基地。如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就是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它是向高职院校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实训基地。

3.3校内训练基地。很多院校都建有自己的训练基地,校内训练基地的建设对在校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与思考

生产性实训所强调的:一是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二是在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产性实训是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立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院校内建立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

由于目前校内实训以技能性实训为主,而且都是消耗性实训,学生训练时是根据知识点组织教学活动,往往是先把原材料做成较大零件,再把大零件改成小零件,实训材料基本上成了废品,没有经济附加值。这就使有限的实训资金显得愈发捉襟见肘,随着经济的发展,给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新模式,对于我院这样的民办院校来说显得尤为紧迫。下面从五个发展方向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4.1引进生产性加工企业由于我院建校时间短,开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实训模式仅限于技能性实训,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自主研发的产品结构。因此,在实训基地发展初期,可以尝试引进加工企业,引入企业的产品、机床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而校方则负责提供加工设备和动力设备,以及生产管理,同时凭借有利的电力资源优势,降低实训成本,减少消耗,使生产性实训得以顺利开展。

4.2开展来料加工业务来料加工业务一般多发生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具有风险小、投资少、所需场地少、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其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取消了耗材的支出,节约了实训资金。第二,可以根据各种工件的加工要求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并有一定的加工收益,使“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从而有效避免创业初期生产效率低下,废次品率高等现象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

4.3为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普通高校的机加工企业,应切实担负起转化高校科研成果的任务。但在创办初期,缺少科研成果的情况下,为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由于资金不足,自身底子薄,决定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应走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路子。其次,有利于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生产管理队伍,为生产性实训提供有力的保证。第三,能形成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形成一整套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真正使实训基地成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承担起教学和生产的双重任务,使产学结合更加紧密。有效避免了由于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保证实训资金的正常周转。

4.4引进成熟的产品组织生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拥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主打产品。但是,一个成熟产品从研发到投产需要一个过程,想立竿见影产生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引进成熟技术组织生产,对缺乏成熟产品的实训中心来说是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现实中也不乏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引进,经过一到二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优势企业的实例。如九十年代的广东汕头轻工机械厂,通过引进日本电阻焊技术,组建轻机集团,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一跃成为当时国内电阻焊技术的领军企业,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5自行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作为普通高校的校办企业,只做好产学结合,只承担教学和生产的任务那是远远不够的,前面已经提到作为高校企业不仅要完成创收任务,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起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任务。因此,如何做好产学研三结合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推陈出新,引领市场需求才能办好实训基地,才能在真实环境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锻炼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实训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全面落实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

5结束语

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的要求建设生产型教学实训中心,符合时代要求,更符合应用性本科教学实际。我们相信,合理安排技能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创新应用性本科教学教学形式,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递进提高,实现产学研三结合的实训模式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王增强,陈开君.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8.(11):51-53.

[2]袁能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探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