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杜慧敏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明晰导致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加强控制,在防感染控制策略的作用下降低神经科患者感染发生率,营造安全住院康复环境。

关键词:神经科;医院感染;控制

神经科接收患者多数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与重点区,医院感染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后续治疗的进行,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等造成严重干扰。在当前着力提升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现在,做好医院感染控制,为神经科患者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减轻医院感染危害是必然选择。

1.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神经科患者作为医院感染高发重点区域,加强对感染发病率水平、感染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后续制定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神经科患者临床感染中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血液系统、皮肤与软组织系统,合并有脑梗死、脑出血、癫痫或者ICU患者感染几率最高。神经科所接收患者老年群体比例偏高,高龄患者本身机体免疫力、抵抗力都较弱,且消化道黏膜、胃肠道系统、皮肤弹性功能也急剧降低,增加了医院感染风险,且多数高龄患者均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原发病症,这些病症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患者身体机能,导致患者抵抗感染功能极大弱化。在入院后,多数神经科患者在接收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这类操作增加了细菌入侵的几率,削弱了皮肤黏膜保护屏障的作用,且治疗中的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或者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也容易引发二次感染,尤其是需要留置导尿管、鼻饲管等情况的患者不仅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大、感染几率高,且部分会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加剧感染危害。

以呼吸道感染为例,多数神经科患者因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呼吸道内部分泌物难以有效咳嗽,增加了呼吸系统负担,另外若是需要切开气管或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也会导致呼吸道天然保护屏障遭受细菌入侵,增加感染几率。尿道感染的发生与长期留置导尿管关系密切,无论是导尿管的护理还是院内交叉感染几率过高、侵入性操作等都增加了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风险。临床有报道对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个人住院时间、年龄、侵入性操作成正比,提示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外患者的患病季节、个人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也对感染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临床研究显示,患者长期卧床、留有导尿管、患有恶性肿瘤是导致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年龄≥65岁、应用鼻饲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独立为危险因素,提示神经科患者感染高发的严重性。在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研究中,所分离出的感染细菌中耐药菌株占据较高比例,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为研究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报道对本院1200例神经科患者中72例感染患者进行了分析,从感染部位、感染几率、住院时间、个人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有无吸烟饮酒史、抗生素应用、合并原发性疾病、入院季节等诸多方面入手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呼吸道是最易感染部位,年龄>60岁患者是感染高发群体,合并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感染几率最高,住院时间超过20天、有吸烟饮酒史者感染几率高于其他群体,冬春季节入院患者较夏秋季节入院感染几率更高,结合这一研究结果可更好的指导院内感染控制策略的制定,为神经科患者临床诊疗护理提供支持。

2.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

面对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高发、多发的现状,要制定感染控制策略做好院内防感染工作。比如对患者居住的病房区加强环境管理与消毒隔离,定期做消毒并通风工作,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对需要呼吸机辅助或切开气道的患者加强呼吸消毒管理,减少呼吸系统感染。对患者个人卫生情况要做好管理,重点针对口腔、呼吸道、肢体实施卫生管理,结合患者营养评估制定相应营养计划,机械通气患者要重点防范误吸、贫血与营养不良患者要及时补充营养。督促神经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无菌区域的空气、物品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协调本科室工作人员与医生、工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

针对神经科患者容易出现的感染部位及高危感染因素加强管理,做好对科室护理人员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加以落实,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并按分级护理要求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对于神经科发生的感染事件要及时上报并处理,提供相应的应对处理办法,引导护理人员高效处理感染事件,降低感染危害,并做好护理登记与整理,为后续护理诊疗提供便利。神经科感染控制中要重点针对需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年龄较大、合并有恶性肿瘤与脑出血脑梗死的患者实施重点监控,临床进行鼻饲管、胃管、导尿管等操作时要减少侵入性操作带来的损伤,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结合留置时间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做好患者与家属沟通配合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要加强患者个人原发病症的治疗,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二次感染几率,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与防感染培训,结合药敏试验、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神经科患者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各类饮食、卫生器具以及呼吸机等辅助设备要加强无菌管理,保持导尿管、胃管、鼻饲管等通畅,及时清理排泄物及分泌物,为神经科患者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神经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要在明晰医院感染发生高危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防感染控制策略,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处理,减轻感染对神经科患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林海.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7):97-99.

[2]程伟.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4(6):1261-1261.

[3]祝艳芳,岳丽蕾.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