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骨科无痛病房”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创建“骨科无痛病房”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涂述容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涂述容621700

【摘要】目的:对骨科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创建术后无痛病房进行探讨,以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方法:为2017年3月-年9月围手术期168例骨科患者提供镇痛方案,实施镇痛措施,转变病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于疼痛及镇痛药的某些不正确观念,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对无痛病房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168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对镇痛的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通过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了术后的疼痛管理,对骨折患者的整体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无痛;优质护理

临床工作中,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创伤、手术、术后固定与特殊体位、功能锻炼、特殊治疗等均可引发疼痛。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康复进程[1]。因此,疼痛管理已成为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保证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更早的开展康复训练,改善愈后,我科于2017年3月开始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经过半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实施骨科术后患者镇痛任务为中心,对2017年3月-年9月围手术期168例骨科患者提供镇痛方案,实施镇痛措施。

1.2方法

1.2.1树立“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的理念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痛苦之一,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过去对于疼痛的处理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疼痛是正常的,能忍就忍;用多了镇痛药对身体不好,有成瘾性,或者都使用镇痛泵了,再进行镇痛就多余了。然而对于患者而言,疼痛会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的复发,导致代谢、内分泌、免疫、精神等系统功能的改变,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2],部分患者由于对术后疼痛的担心,而对手术治疗产生恐惧抵触心理,甚至延误病情。术后因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感染、术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基于上述状况,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知道疼痛是无益的,应该及时控制疼痛。关注疼痛首先要转变观念,告知患者不需要忍痛,特别是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改变患者诉说疼痛时才予以响应处理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1.2.2完善疼痛评估体系疼痛评估的量表主要有数字评定量表(NRS)、词语描绘量表(VDS)、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为更好地评估疼痛,将NRS、VDS、FPS-R合并,制成“简易疼痛评估尺”,均采用0~10级计量制。应用时分别解释3种量表的使用方法,然后根据患者完成情况及首选,固定使用一种量表评估其疼痛。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合适的评估方法,使患者能正确反映自己的疼痛程度。如4岁以下幼儿、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运用FPS-R进行评估。制定与落实疼痛评估的频率、方法及规范化疼痛问询方式。在每例患者入院时开始使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具体项目包括评估日期、时间、部位、疼痛评分、持续时间、睡眠影响情况、处理措施、不良反应和护士签名。患者入院8h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和评分,此后每日对患者进行至少2次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记录单上。手术后判断麻醉失效后,根据麻醉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局部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共评估2次;除局部麻醉外的其他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共评估4次。另外对于疼痛评估≥5分者,报告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min,口服药后1h)评估1次,然后每4h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估<5分,并记录。

1.2.3制定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

1.2.3.1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倾向、疼痛的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镇痛方案,职称论文用药剂量、途径及用药时间应个体化,关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疾病晚期、认知交流有障碍的患者。

1.2.3.2制定多模式的镇痛方案如心理疏导、音乐疗法、体位支持、物理治疗(冷敷、按摩、热敷等)、多途径用药(硬膜外、局麻、静脉、口服、外用)、分散注意力等。

1.2.3.3制定分阶梯的镇痛治疗方案当疼痛评分≤3分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干预措施;当疼痛评分≥7分时,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强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干预措施。

2结果

创建无痛病房后,护士疼痛评估次数明显增多,镇痛措施更及时有效,优质护理人文关怀得到真正落实,168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对镇痛的效果表示满意,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3]。

3讨论

围手术期疼痛是患者和骨科医务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很多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影响睡眠和康复效果,甚至出现术后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并发症。通过无痛病房的创建,使医护人员和患者转变了观念。实施有效的镇痛方案使患者远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骨科无痛病房”体现的正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更完善的技术境界和对患者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参考文献

[1]黄天雯.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3(46):221-22

[2]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61.

[3]李凤兰.廖灯彬.刘晓艳.侯晓玲.宁宁.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骨科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