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创新驱动发展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探究

马玉国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10009)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亦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在此战略目标的影响下,知识产权制度从原有的被动立法阶段转向了主动性的调整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其次论述了创新驱动发展与发展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家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军事、政治以及经济的较量,还包括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以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国际地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为将我国建立成为一个创新性国家提供了推动力量,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不竭动力。

一、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知识经济竞争局面,并且知识产权竞争是各个国家进行竞争的核心武器,并且各个国家都将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了国家长期发展规划。

(一)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

党的十四大中就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具体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内容,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经济是考核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而科技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发展观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针,而创新科技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要实现创新发展战略就必须以完善知识产权发展为主要推动力,因此,发展知识产权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因此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以发展知识产权为前提,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从而推进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二)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再单单以军事、经济为主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逐渐成为了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衡量指标,并且成为了国际间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素。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长达40年之久,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知识产权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的话语权,由此可见,若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处于落后阶段,那么国家的国际地位也会受其影响,从而为国家带来直接性的经济损失。

(三)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目前我国的经济支柱已经从传统的农业、服务业以及工业转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而富民强国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首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而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则离不开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因此可以说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是推进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其次,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作用,并且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相比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限,所以很多本土品牌难以在国际上发展[2]。由此可见提高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力度对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展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始终依赖于相关制度,但我国的制度与国家实际情况有所脱离。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路径调查可以看出,创新驱动对知识产权的变革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资源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隐性资源,因此其开发力度与利用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发展需依赖与基本的制度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将知识信息与其他信息进行有效划分,并且为知识产权主体提供一定的利益保障,并对其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进而不断推进其发展创新的意识和动力,最终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强有力的创新型科学技术产权,最后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基于此,国家开始注重教育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产学研合作模式等,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来推动知识产权的发展,进而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当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高速增长的科技成果市场化需求。我国有条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科技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掘国内市场需求,站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三、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知识产权战略水平的实践

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知识创新体系是提升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若要提升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水平,就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基础,在保证创新主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建立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来吸引更多的创新主体加入到创新行列当中,进而使创新形势成规模化发展,最终刺激国家经济发展。

(一)强化协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本身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可高科技性,因此决定了该活动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研究表明,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能力对知识成果的转化有着直接作用。所谓协同创新,就是指把不同领域的创新整体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达到一致的知识高度,并且将其优势和成果进行互补与转化,从而构建出新的创新主体[3]。要做到协同创新,首先需要做到强化立法约束,将所有的创新主体的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并且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同时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整合。其次,还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方针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立特色的产业结构[4]。

(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对创新主体劳动成果的保护,还是保证创新主体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措施。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首先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协作,整合已有执法队伍,不断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同时还需防患于未然,即不仅加强打击侵权行为的力度,还要做好侵权行为的预防工作,并且完善投诉渠道[5];其次,创新审判模式,树立一个坚实的屏障。任何创新驱动工作都具有极高的难度,但笔者认为只要完善集民事、刑事与行政审判制度的高度统一机制,并且应用统一的司法标准形成协调效应,降低诉讼成本,那么审判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四、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发展成为了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成为了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关键内容。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应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的认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使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玲玲.中国农业知识产权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2]喻庆勇,王九云.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性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问题——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35-140.

[3]黄兴,郭威,舒晓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推进[J].国际学术动态,2014,01:25-27.

[4]郭威,黄兴,舒晓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推进——2013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会议举办[J].中国版权,2013,03:59-60.

[5]郑明慧,任桂芬,符家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新技术贸易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3,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