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效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效教学浅析

陈莹

陈莹辽宁省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110003

摘要: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日渐壮大,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职业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的人格培养,因为社会需要他们是一位优秀的技术工人,更需要他们是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社会公民。在健康人格培养方面,语文教育应该能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语文教育在职业学校中的缺憾以及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的走向,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讨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希望能正确指导语文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有效教学

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始终在“以够用为标准”和“用多少学多少”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也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零散性、浅表性、随意性与低效性。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把目光着重放在培养社会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上,把教育的主体放在了次要或者是被忽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把教育降低到只训练人的技能。其他学科的飞速发展,也相应地压了缩基础学科语文的教育。

鉴于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用系统观指导语文教学,努力通过语文学科系统教学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加速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人文关怀等综合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系统观。

一是正本清源,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理解与定位。

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认识到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语文教学对于他们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彻底改变对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片面认识,使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树立正确的系统语文教学观,把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来抓紧抓实。

二是尊重客观实际,从人才标准和语文学科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语文教学系统观。

事实证明,经济社会需要的是在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时,能够以系统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强,人文情怀博大,有再塑潜力和发展后劲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与劳动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决不能打着职教的旗号加以削弱或偏废。为此,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当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有意识地使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获得系统培训,使之具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生存发展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并以此为载体,提升综合文化素质。

三是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有步骤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系统观的落实。

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在借鉴普教教学经验,总结职教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情境——达标”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验就是明证。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虚心借鉴普教教学改革经验,认真总结职教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推力,以科学系统观为指导,探索出适合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系统化发挥出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教学研训活动,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毫无疑问,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系统化工作将是一场充满希望和阻力的语文教学改革。固有观念和习惯做法将是本次语文教改的最大阻力,冲破阻力的关键因素将是一线语文教师,因为历来“教改的问题是教员的问题”。所以,必须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改革与创新意识,率先树立语文教学系统观,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工作的本领。

五是结合职业学校现状指导语文教学。

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努力把语文讲授课变为语文实践课。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课后巩固形成一条有力的教学战线,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大胆创新。

职业学校语文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同时,创新语文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让其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在育人过程中,由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的视角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任务,反思过去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以系统观为统领,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扎实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努力开创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雷永生等著《皮亚杰发生认识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陈元辉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雷正光等《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