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探讨

傅凌领

傅凌领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12月在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08例。按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4例),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并就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个性化护理的产妇围生期知识掌握率与娩结果均优于温馨护理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产科护理;护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26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8例产妇。产妇年龄大约为21~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5岁;孕周时间大约为38~42周之间,平均孕周时间为40周;受教育程度中,大学以上37例,高中44例,初中16例,小学11例。将她们按照抽签法随机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54例产妇,年龄大约为22~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岁;孕周时间大约为38~41周之间,平均孕周时间为40周;受教育程度中,大学以上16例,高中20例,初中9例,小学9例。观察组54例产妇,年龄大约为21岁~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岁;孕周时间大约为38~42周之间,平均孕周时间为40周;受教育程度中,大学以上21例,高中22例,初中7例,小学3例。经过临床检查,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且不存在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在年龄、孕周、受教育程度、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普通优质护理,研究组产妇采用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的方法如下:

①对责任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充分掌握个性化护理理念,在工作中掌握个性化护理的观念,树立以产妇为中心的理念。入院前对于产妇建立特殊需求档案,了解产妇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爱好以及产科健康知识,制定科学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并且在开展过程中做到文明服务,最大限度尊重产妇的生活习惯。

②营造个性化病房环境,环境对患者的心情、心理状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妇产科,大多数孕妇在产前产后都脾气暴躁,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医疗机构要尽力为她们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不仅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也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

③健康教育个性化,按照产妇特需档案需求,将教学目标与内容告诉产妇及其家属,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采用语言讲解、模型演示、提问等方式,让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乳房护理、母乳喂养等知识进行了解,并且在病房内摆放育婴知识、产科保健知识的图书与画册,留下咨询热线,方便产妇及家属咨询。

④产后护理由助产士定期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宣教产后卫生、休息、饮食等相关知识,认真宣教早接触、早吮吸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密切观察产后宫缩情况,防止产后出血,及时解决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个性化护理前后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妊娠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对照组产妇的妊娠知识总掌握率为81.48%(44/54),观察组产妇的妊娠知识总掌握率为100.0%(54/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分析

经过临床统计表明,对照组54例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有22例(约占40.74%),剖宫产产妇有32例(约占59.26%);观察组54例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有35例(约占64.81%),剖宫产产妇有19例(约占35.19%)。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分析

临床分析比较显示,对照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总优良率为75.93%(41/54),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总优良率为96.30%(52/54),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4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经过统计对比显示,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0.74%(49/54),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54/54),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也更加需要享受到越来越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个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我们把常规的医疗护理工作与患者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制定出灵活、贴切、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转变护理观念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产科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对于产妇而言,不同的产妇的健康状况、教育情况、年龄、家庭状况、产科需求等所方面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为了提升护理有效率,应该针对产妇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护理,针对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照顾。

【参考文献】

[1]阳杏妮,王丽娟.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9:2157.

[2]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黄少慧,黄静仪.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05:123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