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段静虹刘雪梅

云南德宏职业学院临床系云南德宏678400

摘要:目的:探讨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方法:将我校2013级和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析2013级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带教模式,并将分层带教模式应用于2014级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比较两级学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结果:2014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分析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2013级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级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2013级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对教学满意度,在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问题;对策

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其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随着现代检测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被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只有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模式和理念[1],才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知度,我校分析了实验诊断学传统实验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分层带教模式,现将其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13级和2014级临床医学学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2013级学生共计87名,其中男61名,女26名,年龄在20-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7±0.4)岁,2012级学生实验诊断学采用传统实验带教模式,2014级学生共计95名,其中男67名,女28名,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20.8±0.5)岁,2014级学生实验诊断学中采用分层带教模式,两届学生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2013级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采用传统模式,主要步骤包括课前预习、提出疑问、课堂解答、课后出题、学生自我复习和思考等。2014级学生则采用分层带教模式,带教的老师先期对学生成绩、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整体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带教方案,带教的过程中可随时调整方案,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层次进行带教,具体带教措施包括:实验课前准备,带教老师在课前应充分熟悉相应的教学大纲,同时授课对象对实验课的掌握程度也要有一定了解,根据学生对实验知识掌握程度,建立相应层次的教学方案,并逐步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整个实验课流程清晰,各种实验步骤、原理及影响因素等了然于心[2],期间要求学生辨析重难点、注意事项等,通过授课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对于实验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可指导学生自行预习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确保学生在实验课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其具有直观、清晰等优点,尤其是一些结构复杂仪器、实验原理抽象的实验课,可充分利用幻灯片、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授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技术,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记忆和拓宽知识面,多媒体教学也减少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感,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沟通和问题反馈,带教老师在课堂上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仔细查看操作流程是否正确,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指正[4],并认真讲解原因所在,课后应预留一定时间进行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对实验原理、影响因素及操作要领等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可增加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学生,不能简单的由带教老师指出结果不同的原因,而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自主思考发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反馈,带教老师可从实验报告中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因此带教老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及时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分析结果正确与否进行反馈[5]。

1.3效果观察比较两级学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模式满意度。学生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值比例为4:3:3,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标本采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分析,各项考核内容分数之和为总分。不同年级学生对带教模式满意度采用我校自制问卷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模式能否激发学习热情、是否有助于知识点记忆、是否有助于理解实验原理、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等共计15项,12项持赞成态度者为满意,7-12项持赞成态度者为一般,7项以下者为不满意,通过比较学生满意度,评价不同带教模式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级学生考核成绩比较2014级学生标本采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分析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2013级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年级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3讨论

本文对我校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分层带教模式,实际应用效果显示,2014级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2013级学生,且分层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2014级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高于2013级学生,由此说明,分层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对教学满意度,在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方友.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3):265-267.

[2]秦阳华,陈岩,黄晓春,等.实验诊断学实验带教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80-781.

[3]黄佳玲,刘沫然,周秀梅.实验诊断学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8):1282-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