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

曹国富

曹国富陕西省清涧县郝家墕乡中心小学718300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课堂提问的质量如何,实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启迪思维,而是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然后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课堂教学提问的新课题。要把握住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讲究提问的调控技巧。

技巧一:提问广度的调控。

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素质教育的一个信念是相信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创造性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不是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关注全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技巧二:提问层次的调控。

要在课堂上实现提问的广度,不得不涉及到另一个相关的技巧——提问层次的调控。所谓层次,是指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各个层次的问题都应该有。如一位老师在上四年级的《卜算子·咏梅》时,主要提了以下四个问题:1.(出示梅花画面)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展示的是梅花的哪些画面?2.你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请大家分学习小组来讨论讨论。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4.古往今来,写梅的人很多,他们与毛泽东写梅有什么不同呢?请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谈谈。从这四个问题不难看出,问题1属于认知方面的问题,学生只要认真观察了画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这类问题学生参与的面就很广。问题2属于理解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并要把思维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就增加了回答的难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像这类问题,学生需要透过字面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仍有大面积的学生能参与其中。问题3属于评价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完成,其评价结果往往是多元的,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4属于创新性的问题。它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体验、认识,从个体的角度来诠释对该问题的理解。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肯定是多元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此时,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从而展开争论,在激烈的反复论证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种问题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像这样富有层次性的提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维持了学生思维的兴奋度,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几跳”才摘到果子,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技巧三:提问疏密度的调控。

在一节课中,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度、张弛相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有适宜的提问节奏才可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在一节课中,提问多少才算科学,问题与问题之间间隔多久才算恰当,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班级授课制状态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提问应该主次分明、疏密有度,彻底摈弃满堂教师张口就问、学生随口便答的注入式现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少而精,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实践证明,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越长,回答问题的时间相对也长,答问也更全面。课堂上提问太多太滥太密,学生张口即答,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思考问题,不会讨论问题,不会研究问题,进而出现“挤牙膏”现象,回答问题只言片语、吞吞吐吐。若碰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就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反之,问题太大太散,任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游离于问题讨论之外,又会给人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也很不舒服。总之,过频过缓的提问,都不利于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技巧四:提问角色的调控。

传统教学中,我们关注课堂提问,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提问,很少研究学生的提问。教师设计的提问,无论多么精巧,体现的都是教师的主观意愿,总是先有教师的思维,然后才有学生的思维,教师思维在前,学生思维在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才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在这方面,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榜样。据统计,《论语》20章,记载师生对话117次,其中学生问孔子105次,学生互问11次,孔子问学生仅一次。古人云:“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所谓“愤”,是指人冥思苦想而没有结果的状态;“悱”则是想表达而又力不从心、难以表达清楚的状态。这样的时机标志着教育过程的探索性——不是现成结论的简单展示,而是从“存疑”到“释疑”,进而的基础上“生疑”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教师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提问,要让学生不断存疑、不断释疑、不断生疑。“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同样道理,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堂不算成功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转换提问的角色,善于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多抛出一些能引起学生问题的问题,多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问题欲望的场景,让学生有问的机会、有问的内容、有问的方法。教师要坦然地、真诚地面对学生提出问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应该是课堂提问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