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王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王建

王建陈杰妮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61706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0例,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分别进行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Cobb角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VAS、Cobb角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治疗方面,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疾病;手术;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effectofoperationforspinaldiseasesinsenileosteoporosis;methodsfrom2014January-2014yearinDecemberinourhospitalsenile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inpatientswith90cases,bekyphoplastyoperationtreatment,VASwerecomparedbeforeandafteroperation(visualanaloguescore),thechangesofCobb'sanglemeasurement,anteriorvertebralheightandedgeheightindex;operationresultsaftertreatment,patientswithVAS,Cobb'sangle,anteriorvertebralheightandedgeheight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senileosteoporosisassociatedwithspinediseasetreatment,vertebralbodyeffectoftreatmentoftheexactconvexformingoperationandhighsafety,clinicalapplicationshouldbefurther.

Keywordsoldageosteoporosisspinaldiseasesurgeryeffect

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0例,均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69岁。患者表现主要为胸腰背部疼痛以及胸腰椎活动的障碍。纳入标准:胸腰部疼痛、起床以及翻身困难;无显著的脊髓以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与体征;脊柱X线片显示患者椎体压缩骨折,同时MRI证实椎体内存在骨髓水肿。排除标准:MRI证实椎体内部无骨髓水肿的患者,身体情况差而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1.2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以及脊髓监测,取俯卧位悬空腹部,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操作,常规消毒之后经皮穿刺,穿刺针置于患者椎弓根影上缘,采用右侧2点钟以及左侧10点钟位置,钻入穿刺针,侧位显示针尖到椎弓根影中间位置时,正位显示针尖处于椎弓根影中线,表明进针方向准确,继续进针3mm之后抽出内芯,并置入导针,然后拔出穿刺针,导针置入工作套管以及扩张套管,确保工作套管前端在椎体后缘3mm位置,使用工作套管钻入精细钻,侧位显示钻头到达椎体前缘位置时,正位应当显示钻头靠近患者棘突的边缘。

使用精细钻,并放入扩张球囊,侧位显示球囊位置应当在患者椎体前的3/4位置,方向则为前下倾斜,之后连接注射装置,并缓慢扩张球囊,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扩张的过程以及患者骨折的复位状况,椎体复位良好或者球囊扩张达到椎体附近骨皮质的时候,停止扩张球囊并将其取出。之后进行患者侧椎弓根的穿刺以及球囊放置扩张,并从两侧将拉丝期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当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整个注入的过程以及骨水泥的注入量,然后取出工作套管以及骨水泥的推入管。

MRI提示存在T1WI以及T2WI改变的患者,椎扩张压力应当<300psi,同时确保患者椎体复位理想后注入足量的骨水泥;骨折患者椎扩张压力应当<250psi,手术过程当中,避免追求椎体的复位状况,同时注入少量的骨水泥。患者术后要保持平卧8h,12h后之后坐起,24h之后佩戴支具例如胸背架或者腰背架下床活动。

1.3疗效判断标准

分别测量手术前后患者的VAS、Cobb角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VSA评分标准如下。0分:患者无疼痛;<3分:患者有轻微疼痛并能够忍受;4-6分;患者疼痛明显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疼痛强烈,难以忍受,影响睡眠以及食欲。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的VAS、Cobb角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腰背疼痛、脊柱畸形、活动功能受限甚至继发性的心肺功能算上等。因为内固定物无法有效把持疏松椎体,同时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水平显著降低,难以采取常规的手术治疗措施。椎体后凸成形术借助于扩张球囊来恢复椎体高度,并且借助于骨水泥的注入来提高椎体的强度,恢复患者椎体的解剖形态以及力学性能,从而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并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为后续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2],因此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的常用手术。

注入骨水泥到患者的椎体之后,凝固过程当中可以产生热量,从而让附近区域的痛觉神经坏死,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并且球囊扩张可以撑开患者的椎体,能够减少椎体内的骨小梁交错以及微骨折发生,骨水泥凝固之后椎体坚硬度以及压缩强度都会显著上升,椎体的前部以及中部高度恢复较为理想,能够矫治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只要严格根据规程操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术,不过作为新的技术,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手术适应证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手术治疗之后,90例患者的VAS、Cobb角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以及中缘高度等指标显著改善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

综上所述,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治疗方面,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常,张春浩,陈文红,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临床军医杂志,2014,37(2):203-204.

[2]邹德威,马华松,邵水霖,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23(5):25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