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氰单体中毒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氯氰单体中毒临床治疗体会

于群

于群(辽宁营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5004)

【摘要】报道了1例在运送氯氰单体过程中因氯氰单体泄露而中毒,致使患者发生肺水肿及肺部感染,眼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并伴有多处皮肤烧灼伤。因氯氰单体进入体内之后既有氯化物又有CN-的毒性作用,故病情较重,但经过早期、足量、长疗程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抗肺水肿及镇咳、平喘、化痰治疗,1个月后临床痊愈出院。

【关键词】氯氰单体中毒治疗

1中毒经过

患者,男,45岁,2010年8月04日乘坐小货车外出,其脚下放置1个装有1kg氯氰单体的钢瓶(钢瓶为化学工业专用的取样瓶)。车在运行途中钢瓶的瓶筒接合部松动造成氯氰单体泄露,由瓶口喷出黑黄色气体,几秒钟后驾驶室内即充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患者自觉呼吸困难,双眼难以睁开,司机当时立即跳车,汽车因无人驾驶翻倒在路边约1米深的河沟内。患者由车窗爬出自救时呛水一口,而后被送入某医院。该院给予清水洗胃及对症治疗(具体措施不详),症状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于8月6日转入我院。

2临床资料

查体:T35.4℃,P82次/min,R25次/min,BP140/80mmHg,神志清,咳嗽,咯黄色脓痰及墨黄色块状物,呼吸困难,双眼刺痛,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无肢体麻木及活动受限。声音嘶哑,左前臂伸侧、背部左右肩胛区及左小腿腹侧均可见化学物灼伤红斑,不凸起。双眼睑结膜略充血,左眼球结膜水肿、出血,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及调节反射灵敏,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略增生,双侧扁桃体Ⅰ度大。双肺下野可闻及干鸣音及细小湿啰音,右肺较重。心率82次/min,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WBC15.6×109/L,X射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右肺中、下野可见絮状阴影。痰咯出物病理检查结果,大体为淡黄带粉色无结构物,浮于水面,镜下为含有少数扁平上皮细胞的细胞崩解碎片。B超、心电图正常。

治疗经过:因患者入院时即有肺水肿并伴有肺部感染,且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较重,同时又伴有皮肤多处烧灼伤,病情比较严重,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1)间断低流量吸氧;(2)给予头孢唑林钠5.0g及地塞米松10mg、能量合剂静脉滴注,并辅以光量子血疗法,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2mg、α-糜蛋白酶8000U、氨茶碱0.25g雾化吸入;(3)口服甘草片镇咳,喘康速和氨茶碱平喘,吉诺通化痰及对症治疗;(4)维持心肺功能,给予静脉滴注参脉注射液。经治疗后,患者咳嗽减轻,双肺干鸣音及细小湿啰音减少,1周后检查肺功能结果为通气及小气道功能轻度障碍(急性期因呼吸困难不宜做肺功能检查)。复查胸片有所好转,入院22d后胸片仅示双肺中、下野肺纹理略增强,故停用头孢唑林钠,改口服阿莫西林。1个月后胸片及肺功能正常,痊愈出院。

3讨论

氯氰单体,又称氯化氰或氯甲腈,属高毒物质,熔点-6℃,沸点13.8℃,易蒸发,常为无色液体或气体(本例为液体),有强烈刺激性臭味,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其化学反应活性较高,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应密闭储存且储存器内温度不宜超过30℃,急性吸入可引起眼部刺痛、流泪、咳嗽、呼吸困难,导致急性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其对机体的损伤机制为:(1)CN-与活性金属离子结合(尤其是Fe3+),从而抑制呼吸酶,使生物转化过程完全停止,使细胞丧失对氧的利用能力,引起“细胞窒息”;(2)氯化物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通透性及肺泡壁的气-血屏障,使大量浆液渗透至组织,引起眼、呼吸道黏膜水肿,甚至肺水肿。

因氯氰单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难以长期吸入,严重中毒病例反而较少,因此,不一定使用氰化物的特效解毒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主要应防治化学性呼吸道炎,尤其是肺水肿。我们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及严格控制液体入量,使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和治疗。在本例中毒的成功治疗中,头孢唑林钠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咳嗽伴脓痰,并有呼吸道黏膜损伤,X射线胸片亦有改变,故早期、足量、长疗程使用抗生素,彻底治疗了肺部炎症,并预防了呼吸道破损黏膜处的感染。同时,镇咳、平喘、化痰药的应用,不但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炎症消退,还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精神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从本次事故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对一些有毒物质的存放、运输等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切不可疏忽大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