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互动奏响英语课堂的主旋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兴趣与互动奏响英语课堂的主旋律

张英

江苏赣榆县青口第五中学张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初中生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善于模仿,所以人们认为中学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然而,“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初中生的注意力又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们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学生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或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句谚语说:“Agoodbeginningishalf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与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因为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在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同时,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

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不说明在教育过程中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更不是老师可以包办、代替一切,可以把学生当成“白纸”、“瓶子”、“罐子”,从而将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移植进去。我们知道,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生。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并不否认或忽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因此,英语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我们应该教些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如教“Pingping’sfirstSpringFestivalinChina”时,为了让学生大胆地说英语,我先用投影仪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1.WhichfestivalisthemostimportantinChina?

学生一看到这个问题就很响亮地回答:SpringFestival.这样课堂气氛就开始活跃起来了。

2.WhatdopeopleusallydobeforetheChineseNewYear?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有的同学说:makedumplings,buynewclothes;有的同学说:cleanoutmyhouse,takedowntheoldpicturesandputupnewones;更有趣的回答是:waitfortheNewYearTVprogrammes。每一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就用汉语说,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胆大的带动胆小的。这种教学模式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使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合作、和谐、融合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传统的“师道尊严”那种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合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合作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他们乐于学习,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老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母子般、父子般、父女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四、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0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的地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学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老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