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何丽荣

攸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南4123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儿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NCPAP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对比无差异(P>0.05),在通气1h后和12h后观察组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N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肺炎;儿童;呼吸衰竭

小儿重症肺炎为儿科危重疾病,具有发病快、进展迅速,合并并发症较多等特点,严重威胁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重症肺炎常合并呼吸衰竭,引起患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可快速改善患儿的通气,纠正缺氧。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无需气道插管或人工切开气道,能有效的提高肺功能,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1-2]。本次研究针对NCPAP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做出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共64例。纳入标准:(1)年龄1~5岁;(2)患儿符合《儿科急诊医学》关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3-4];(3)患儿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先心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患儿;(2)精神异常患儿;(3)预计生存期≤3个月。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45±1.02)岁,I型呼吸衰竭为20例、II型呼吸衰竭为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51±1.12)岁,I型呼吸衰竭为18例、II型呼吸衰竭为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情况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吸氧、营养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患儿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6~10min,FiO2为0.4~0.6。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选择合适患儿的鼻塞,鼻塞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为40~60%,氧流量为6~8L/min,呼气末压为3~8cmH2O,吸入氧浓度为0.4~0.6,依据学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压力,,在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时,30min每次增加1~2cmH2O压力,若临床症状得到缓解,2~4h每次降低压力。

1.3评价指标在通气前、通气1h和通气12h后观察患儿的PaO2(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疗效判定标准[5]为:显效为治疗12h后患儿呼吸平稳,临床指标改善较好;好转为治疗24h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临床指标改善一般;无效为治疗12h后,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人数×100%。

1.4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进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显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在NCPAP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对比无差异(P>0.05),在通气1h后和12h后观察组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少于对照组(P<0.05),

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肺炎为我国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病因为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疾病。呼吸衰竭是指各病因所引起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的疾病,因此患儿出现后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生理功能或代谢紊乱的情况。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道衰竭的发病率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患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整,呼吸道狭窄,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较成人差,使得儿童的呼吸道感染较为严重,因此易造成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NCPAP为新型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具有增强终末呼气肺容量,终止病理损害,操作方便且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少的优势[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h和12h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NCPAP较鼻导管传统的吸氧方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改善患儿的肺氧合状态,改善肺通气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NCPAP可减少炎症引起的肺泡内渗出和改善呼吸道阻力,从而提高肺部的换气和呼气功能,因此患儿的疗效具有明显作用。相关研究[8]通过经NCPAP治疗小儿重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现该方法疗效好,对提高肺部功能改善预后作用明显,本次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综上所述,NCPAP治疗小儿重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和预后较高,能提高肺功能,并见啥奥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CarrilloA,Gonzalez-DiazG,FerrerM,etal.Non-invasiveventilationin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andsevereacuterespiratoryfailure[J].IntensiveCareMed,2012,38(3):458-466.

[2]徐惠良.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3-5344.

[3]郭赘.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机制研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199-202.

[4]成智,崔振泽,黄燕.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1):92-95.

[5]徐建洪,岳晓明,刘江等.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358-359.

[6]FerrerMmCosentiniR,NavaS.Theuseofnon-invasiveventilationduringacuterespiratoryfailureduetopneumonia[J].EurJInternMed,2012,23(5):420-428.

[7]徐惠良.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3-5344.

[8]焦淑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11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