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原位癌手术远期疗效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子宫颈原位癌手术远期疗效临床观察

蒋丹

蒋丹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对子宫颈原位癌手术远期成效临床观察展开研究,不断提升子宫颈原位癌诊断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子宫颈原位癌医治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50例子宫原位癌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结果:经宫颈锥切术诊断,子宫颈原位癌手术病理诊断合格率超过95%,显著高于阴道镜多点活检的合格率(P<0.01)。结论:子宫颈原位癌的诊断方式为阴道镜检加宫颈椎切术诊断。

【关键词】子宫颈;原位癌;手术远期疗效;临床观察;分析;研究

子宫颈原位癌简称为CCIS,最初由Broderl提出,之后,Richart提出子宫颈原位癌和子宫上皮非典型增生有着密切关系,同属于上皮变化谱,又被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主要是指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又或者是子宫颈原位癌。一般来说,子宫颈原位癌和子宫颈浸润癌都没有显著症状,且呈现出多中心性病症,和浸润癌共存。因而,就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可以达到降低病人死亡率的目的[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50例子宫原位癌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患者年龄25~55岁,都已婚,胎数1-4胎。阴道镜检和宫颈锥切术诊断总共有20例,阴道镜多点活检30例。在保障病人生育功能的前提下,应用宫颈锥切术,一共5例;全子宫切除术35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10例。手术以后,病理涉及以下几种:子宫颈原位癌45例,早浸鳞状细胞癌3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例。

1.2统计学方法

创建数据库,采取SPSS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平均数)表示,组与组之间进行t检验,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比手术前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阴道镜检加诊断性宫颈锥切术手诊断子宫颈原位癌的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显著高于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符合率(P<0.01),具体如表1所示。

2.1两种锥切手术以后的病变情况

具体如表2所示,通常病变在第二、第三象限内,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部分边缘都已经切净,总共有5例病人宫颈锥切病理学报告为病变刚与切缘,3例病人病变累及切缘,2例颈管断未净。一般来说,宫颈锥切手术以后,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比如,发热、出血等。出血量中度或重度,其中,出血量在500-1000ml的病人有12例,住院进行治疗以后出现好转的病人有6例,宫颈粘连与宫腔积血病人在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为10例。两种锥切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切下宫颈锥体的直径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年纪超过41岁,且没有生育要求的病人有30例,而且都接受了手术医治。手术指征主要涉及以下方面,边缘没有切干净8例、多点累及与阴道穹窿2例、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13例等。此外,病人年纪较大,不具备随诊条件有4例,手术以后子宫颈病理3例,其中,阴道切缘2例,宫颈内口没有切净病人1例。

2.2访问情况

全部病人在手术以后都没有再出现肿瘤,宫颈锥切手术以后,总共有16例病人妊娠,9例病人妊娠已足月,6例病人妊娠以后,由于其他原因人工流产。

表2为宫颈原位癌病人两种宫颈锥切的手术情况

3讨论

众所周知,子宫颈原位癌的发病率一直处于恶性肿瘤的前几名,如果想降低子宫颈原位癌的发病率,就需要做到早期诊断与预防,因为这是治疗子宫颈原位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3.1发病趋势

之所以出现子宫颈癌,和以下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宫颈病变。当然,宫颈癌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早婚、早育、生育多胎。此外,性因素同样会带来一定影响,初次性行为的年纪比较低、性伴侣过多、不良卫生习惯、HPV病毒感染等[3]。不仅如此,还和遗传、长时间服用避孕药、免疫功能下降、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据调查显示,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年轻化趋势,且子宫颈原位癌的发病年纪普遍偏小。子宫颈原位癌临床和病理:通常情况下,子宫颈原位癌具有以下临床症状:白带明显增多、白带颜色浑浊、有气味等[4]。检查以后,宫颈充血,而且和普通宫颈炎症状没有较大差别。此外,子宫颈原位癌的癌灶大多出现在上皮层,具体有以下表现症状:细胞变化异常、上皮全层极性逐渐消失、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型细胞会沿着四周腺体开口逐步向腺腔蔓延,情况较为罕见。

3.2筛查和诊断

由于子宫颈原位癌症状不具特殊性,尤其是在癌症早期,一般都不容易诊断出来,因而,就需要通过细胞学的筛查,来确诊早期病例。高压HPV-DNA检测具备高灵敏度,其不仅可以检测出癌细胞,而且还能为日后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当然,上述方法唯一不足,就是容易出现假阴性,其作为巴氏分级法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常规涂片技术开始将其取代。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主要是对上皮细胞核结构进行观察,确诊癌细胞出现异常[5]。在阴道镜检查中,不仅可以看见细胞的形态和颜色,同时还能对血管结构进行评定,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做出确诊。其中,宫颈活检主要是在阴道镜下开展的,首先,必须在病重位置选取材料,并深入展开研究,重点是研究以下方面,比如,病变四周的组织,目的是为明确界限。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碘阴性区选取材料,有利于提高活检检出率。当然,也不需要将宫颈都覆盖切片,一些病人阴道镜多点活检甚至还会被遗漏。所以,就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宫颈锥切手术,来确诊子宫颈原位癌。宫颈锥切手术对于治疗子宫颈原位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反,阴道镜下多灶病变取材定位却容易出现定位不准、所取材料不科学、深度不足等情况,致使病理诊断结果不准确。

综上所述,倡导晚婚、优生优育,深入普及性卫生教育以及防癌、治癌相关知识,不定期开展宫颈癌普查工作,以便可以减少子宫颈原位癌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于浩,薛苗新,李锴文,等.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5).

[2]陈燕.子宫全切术和LEEP刀锥切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6,22(7):1136-1139.

[3]何玥,吴玉梅,赵群,等.Ⅰ期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7):516-521.

[4]谭先杰,吴鸣,张涛,等.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全子宫切除95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17(10):366-369.

[5]祝甫芳.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宫颈原位癌患者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746-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