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浅谈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吴岩

勃利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黑龙江七台河市154500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相当严峻,向城镇化的转移效果不稳定,大量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融入城市而回流农村,无法实现彻底转移;向非农化的转移人数正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减弱,农业内部的就业杨会减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繁重,如何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的的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快速、有效的转移,还应进一步寻求新途径,新方法,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农民工外出比较分散,缺乏组织,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首先是用工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每到年关包工头就不见踪影,农民工一年的辛苦往往付之东流。其次是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身心受到摧残。不少企业只顾赚钱,对外来民工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有的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高危,剧毒性作业,有的对身体危害严重的岗位采取不断辞退旧工人,招收新工人的办法,把隐患转嫁给社会和农民工家庭。三是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班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四是农民工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个别不法企业对其打骂、罚跪、搜身、限制人身自由等现象屡见不鲜。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

4.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不能满足转移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就取得的成效来看,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依旧普遍不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就有87.8%,有过专业技能培训经验的比例不到14%,从调查数据中反映出我国农村虽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在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上都偏低,在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背景下不能满足需要,这也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是的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上比较落后和保守,害怕承担风险,宁愿死守自己的土地,获得稳定但是较低的收入,也不愿从事一些其他的产业,没有投资意识,缺乏创业精神,这也造成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耕地作为唯一生存的资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完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

1.加强劳动力转移人员技能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企业对劳动力资源需求逐渐转变,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这样,对劳动力转移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便必不可少。加强劳动力转移人员技能培训,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整合培训资源,鼓励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民办培训机构等平等竞争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政府按培训后就业人员的数量对培训机构兑现补贴,使农民愿意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能学到好技术和真本事,进而找到好岗位。其次是开展“订单培训”。劳务开发办要与劳务输入基地和用工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与他们签订培训和输出协议,根据用工单位需求,开展定向培训。三是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培训纳入政府公共培训体系,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和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小册子等方式对转移就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等教育,使其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2.强化服务,拓宽农民转移渠道

一是注重需求与实际相结合,充分拓展二、三产业就业空间,有组织有计划依托现有本地企业转移。二是注重内部消化与向外转移两个方面,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内部转移中,重点依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调优产业布局,以此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同时,大力发展高效订单式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种子、生态产业,引导我乡农村劳动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优化农业就业结构,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通过招商引资,扩大企业数量和规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企业中就业,四是合理利用我乡农业种植中的区域差异,组织人员进行季节性劳力输出。五是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与上级相关部门衔接,搜集用工信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同外劳动及用工单位及时接洽,掌握他们的用工需求,推荐我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上述企业就业,形成转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

3.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

改革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长远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一切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高效、完善的劳动力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近期目标是逐步打破城乡和地区分割,建立覆盖城乡、平等对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农民工素质,有效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这就需要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