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理品质促进自主发展

/ 2

注重心理品质促进自主发展

孙广生刘海燕杨淑臻

孙广生刘海燕杨淑臻山东省青州市开发区高柳小学262500

“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教师成了教材和教案的奴隶”是传统教学历程中愈演愈烈的结局,“死的”教案牵制着“活的”教师和学生,培养出来的新人已不适应时代要求。随着课改的深入,作为语文教师,已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一般能力,而应培养学生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意识。因此,必须以学生主动学习、潜力开发和多方面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的目标,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一、信心——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石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识记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训兽’。”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信心,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因此让各种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动器。

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尊重、信任和自我激励来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当学生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火花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出现思考障碍时,切莫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应因势利导,用话语温暖他们,用情感感化他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信,让班级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精神脉搏与教师一起跳动。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利用班主任的优势,首先是在班级管理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他们的意见,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目标,处于跳一跳就能达到的高度。而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动机——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器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预习使学生课前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一上课就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每次上课前,我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要求他们自学生字新词,并将重点内容及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用铅笔做上记号,边读边思考。同时,设计一些预习题让他们思考,或者让他们自己在预习时提出问题自己加以解答。新课教学前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完成好的予以表扬鼓励,完成较差的督促其及时改进。记得在教《生命的壮歌》时有位学生告诉我,他预习时碰到一个生字“效”,就去查字典,知道了它的读音;为了弄懂课文中“有效”这个词的意思,他再次查了字典,懂得了“很有用、很有效果”就是有效的意思;最后联系上下文弄清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蹬了一下后,安全地跳到了悬崖边”。通过预习,他不仅懂得了“效”的读音和意思,而且还懂得“效”可以组成“效益、功效、成效、失效、行之有效”等许多词语。当他在课堂上流利地述说自己预习的成果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他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三、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但少年儿童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容易被奇异的现象和新颖的事物所吸引,一时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时的兴趣带有直观性、暂时性,往往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要使学生的兴趣向深入发展,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调动其积极情绪,引导学生的兴趣走向稳定。对此,语文课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内容生动有趣,形式灵活多样,即次次课堂有新内容、新花样,使学生百学不厌。每篇课文,由内容决定形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我在教学《九寨沟》时,以“假想旅游”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在学生欣赏祖国美丽风光的同时,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并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导游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带领几名“游客”游览九寨沟。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能力,而且对课文内容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

四、体验——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化剂

《新课标》上明确地阐述: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的过程。

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现在的教师都认识到,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人。而小学教育面向的是活生生的儿童,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制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把握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地对我们的课堂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