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黄禹

黄禹(沈阳市妇幼保健所)

摘要:由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管理就无从谈起。所以制定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0引言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耐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设施、设备;二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一般设备为500元、专业设备为800元。单位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参照企业规定标准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利用价值形式,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出售等方面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提高使用效率。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和事业计划的实现,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这是财产物资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管理就无从谈起。所以制定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初步的探讨。

1固定资产购置的管理

1.1固定资产的采购。为保护单位的利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招标采购领导机构,实行集体讨论决策制度,严禁一人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规范招标采购活动,确保采购活动有序进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有单位自行采购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两种方式。对于单位自行采购的固定资产,应杜绝盲目采购,重复采购及无计划采购。各部门应提前申请,做好采购计划,包括所需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预计金额、用途、具体技术参数等详细资料。由单位统一调配按需采购。对于新增大型、高精仪器设备和改扩建维修项目采购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必要时还应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请政府部门审批及进行公开招标购置。另外单位不得刻意规避政府采购而分解采购规模。

1.2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固定资产购进后,需经相关部门验收,签名确认,验收合格后,无论实物是否进入库房或直接进入使用科室,均须办理入库,填制入库验收单;当设备离开仓库时,账务处理上无论是否有实物运出仓库或直接送至科室,均需使用科室填写领用单,办理出库手续,同时登记使用科室在用账。

2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管理

2.1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应由专人负责。这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连续性。从购入固定资产开始,到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状态,直至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都应认真记录。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时间、数量、金额、型号、所在科室等详细信息。专管人员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另外各部门也应设置相应的固定资产簿,详细记录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流动情况。固定资产实行“一物一卡一贴一人”的管理办法。即每一台固定资产都有相对应的卡片、标签、及保管人。保管人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报修、维护等资产使用情况。及时与固定资产专管员核对沟通。

2.2坚持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形式。在清查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协同财产管理人员到现场逐项清点,检查“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核对是否一致。对清查出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必须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经审批后按规定处理;除盘点资产的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检查有无长期闲置、不适用、多余的设备、资产,有无因使用不当、维修保管不妥而损坏的设备、资产。对损坏的设备应及时修复,尽快投入使用。对闲置、多余的设备应及时调出,拨给有需要的科室,盘活现有的资产和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正确及时核算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的计价是以货币表现的固定资产价值。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及时掌握其价值变动的情况,确保固定资产增、减依据充分、计量准确,账务处理正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价应按来源不同分别计价入账。根据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应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提取修购基金。所提取的修购基金集中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同时也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新和维护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2.4上级拨入、外单位赠送、合作项目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这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不要忽视。也应严格按照正常购入的固定资产来管理。尤其是赠送、或与外单位合作的固定资产也应办理相应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的手续,避免造成没有记录、无人管理的现象。

2.5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控制维修保养费用,提高使用效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资产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配备专人负责定期维修、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固定资产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3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

建立国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是各类固定资产完成其使命的最后阶段,也是固定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工作。对一些金额不大、数量不多的资产处置活动,可由资产处置小组独立完成;对金额较大、有较大影响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还要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根据金额、数量的大小不同经院办公会或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在清理时财务人员要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对实物是否与固定资产报废单的名称、型号、规格一致。对使用期未满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以分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管理。对不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由管理部门提出处置申请,经院办公会或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审批后进行处置。对准备对外出售的固定资产,应由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院办公会或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审批后予以对外出售。对于报废资产的残值,应进行估价,认真做好残料交库和变价收入的入账工作,不得将报废资产的残值变价收入私设小金库。及时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和销账工作,有利于正确反映医院资产的真实情况,提高医院财务报告分析的准确性、有利于领导作出正确决策,从而促进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

4提高全员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从人员培训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奖惩分明。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高、精、尖的设备更是提高业务水平搞好服务的工具。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是单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也是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其利用率,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