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刘秉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刘秉宏

刘秉宏

刘秉宏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因素,以便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860例患者,采用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检测,观察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它的影响因素。结果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蛋白质、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阳性率与传统手工方法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860份标本中两种检测方法都出现检测误差的共有17份,其中标本采集过程导致误差占47.06%,标本保存中导致误差占29.41%,标本检验中导致误差占23.53%。结论: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应严格控制尿常规检测中的采集、保存和检验中的因素,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干化学分析仪;传统手工法检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49-02

尿常规检验是“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其能有效评估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病症状况,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也是肾脏疾病诊断的依据[1-2]。由于该项检验的标本易采集、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相对客观,然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测方法选择、尿检标本的采集、保存等,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出现,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选取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860例患者,采用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验结果,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它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860例患者,其中女403例,男457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为(41.78±17.45)岁。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尿液分析仪采用Combi-Scan500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显微镜为日本进口产品,离心机、尖底离心管、一次性尿杯、冰醋酸、多项目尿液化学分析控制品等。

1.2.2检测方法尿液标本由患者采集置一次性尿杯中,在采集前,控制患者的饮食、用药,采集后应确保其洁净程度,并且及时送检,防止蛋白质变性与细菌滋生等因素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同一份尿液标本分成两,分别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并做好标记。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严格按说明书标准设计参数。在检测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检测环节,以便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方法的影响分析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率与传统手工方法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2.988,P>0.05),但并未完全相符,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详见表。

表蛋白质对比表

2.2其它的影响因素

860份标本中两种检测方法都出现检测误差的共有17份,对17份进行误差影响因素显示:一是标本采集过程导致误差8例,占47.06%;二是标本保存中导致误差5例,占29.41%例;在标本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4例,占23.53%。

3.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如检测指标中的蛋白尿或尿沉渣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为临床医学检测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常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测诊断,如炎症、结石等,也可用于糖尿病、肝炎等其它疾病的诊断[4]。相关研究证实,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尿常规检验与实际诊断结果存在不一致,严重影响疾病评估的准确性[1-4]。

本文研究显示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检测方法的选择、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标本检验等方面。(1)检测方法的选择:本文研究表明,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率与传统手工方法的,并未完全相符,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检测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原因。故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检测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便提高检测的准确性。(2)标本采集因素:本文研究表明,标本采集过程导致误差8例,占47.06%。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对标本采集的要求并不清楚,并未按照严格的采集流程进行采集。检验医师应向患者解释采集的规范方法,说明一次性尿杯应用保证清洁、干燥,女患者应对外阴彻底清洁后留取中段尿,采集后应防漏、防污染。(3)标本保存因素:标本保存中导致误差5例,占29.41%。这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送检,未正确保存,导致细菌滋生,使尿素分解而生成氨,标本的pH值升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从采集到检验的时间,不大于2h,若不能及时送检必须存放在达到4℃以下,时间也不大于6h。(4)标本检验过程中:标本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4例,占23.53%。这主要是因为操作流程不规范与尿试纸条保管不严密而导致的。因此,要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检验医师的培训,要求其在洁净条件下操作,检测要快而准,试纸条不能一次拿出。在用试纸条前要观察其颜色是否改变,若有改变应更换。总之,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应严格控制尿常规检测中的采集、保存和检验中的因素,对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杜飞龙.影响患者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8):58-59.

[2]王利华.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56-57.

[3]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等.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7(16):1757-1758.

[4]叶艳红.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