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毕摩法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凉山彝族毕摩法器初探

李高怡

四川博物院

摘要: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神职人员,在彝族人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也是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禳解祟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象征。毕摩在做“毕”时都会使用特有的法器或法具,本文通过梳理凉山地区彝族毕摩法器,对毕摩做“毕”时使用的法器及使用情况进行初探。

关键词:凉山,毕摩,法器

彝族,总人口871万(2010年统计),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除川、滇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呈大片聚居以外,其余与汉族等兄弟民族杂居。20世纪50年代初,四川、云南大小凉山的彝族尚处于奴隶社会,其他地区则已先后进入封建社会。佛教、道教、天主教在彝族地区有所传播,但原始宗教的影响仍占据重要地位。彝族的原始崇拜主要表现为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毕摩作为彝族宗教活动中的神职人员,主要负责主持祭祀、禳解祟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进行神判。

据《毕补特依》(祭祖经)记载,在人类的祖先邛部以前,有五十七代人做毕摩,但因不念经书、不摇神铃、不佩杉签筒、不持竹神扇、不戴神斗笠,驱鬼鬼不走,祈福福不至,治病病不愈。直到邛部时代才有各种经书和法具。从此,毕摩借经书与法器的法力,祛病驱鬼、招魂纳福,无所不能。毕摩在作法时使用的法器主要有经书、法帽、法衣、签筒、经袋、神扇、神铃、托器等。

经书

“毕摩”是彝语的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是长老是尊称。经书是毕摩作“毕”的重要根据,在不同的仪式上使用不同种类的经书。根据吉尔体日在《美姑彝族毕摩经书简介》中的介绍,1993年对美姑县民间毕摩经书数量和种类的清理后,发现经书共114390余卷,200多个种类。毕摩经书是由毕摩搜集、整理、加工、创作、继承并延续至今的诗词歌赋、经文典籍,涉及彝族天文、历法、哲学、伦理、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等众多内容。毕摩经书按材质大致可分为:竹经、骨经、皮经及纸质经书。按功能和用途上大致可以分为,占卜类、咒语类、驱遣类、祛污类、蜕除类、赔偿类、护卫类、调和类、祈愿类、祭祀类、归魂类、送灵类、禁锢类、招引类、医术类、技法类、溯源类等。由于流传的经书都是手抄本,因此没有规范的尺寸和标准,没有固定的开本。经书一般都卷成筒状,外面用牛皮或布包裹好后,再用线或麻绳将其捆绑好存放。

毕摩认为经书是极其神秘和神圣的法物。念诵经文能与神对话,能与鬼沟通,能呼风唤雨,能消灾祛病,具有特殊的魔力。所以,每次在参加重大祭祀仪式以后或节日庆典之时,毕摩们总要将自己收藏的经书取出,杀一只象征吉祥的白色或红色的鸡公敬奉经书,进行最虔诚的祭祀和膜拜。毕摩经书主要是由毕摩收藏,部分非毕摩的普通人家也有散存的毕摩经书。毕摩拥有经书数量上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毕摩学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毕摩们都要想方设法从多种途径获得数量可观的毕摩经书典籍。毕摩经书不仅起到了在主持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的作用,而且毕摩的经书还起到了发展和传播彝族的历史和文学知识的作用,把经书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并且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充实着经书的内容,使彝族的宗教文化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传播。

法帽

法帽,彝族称之为“毕罗波”或“呗嗄兰”,是毕摩神力的象征,毕摩法帽主要有三种。一种用竹、藤、篾混编而成的斗笠,为双层,顶高约20厘米,上敷一层黑色的薄毡,用柏木薄板制成7~9个小型鸟状物,间布于中间。下层织成无数六角形花椒眼,或织成7~9个螃蟹形状。两侧分别悬挂着一对长约45厘米鹰爪饰带。饰带分为两部分,上部为黑布制成,绣有彝族传统花纹,纹饰深沉古朴,并缀有玉石、银、滑石制成的饰物;下部为黑丝带。法帽下面悬挂的鹰爪必须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岩鹰的角爪,还要有一定的宗教仪式。捕到凶猛的岩鹰后,需要带回家为它做清洁法事,再祭祖灵,方可制成法器。在彝文古籍《祖神源流》中记载:“毕摩是神鹰,头戴鹰爪帽,念经送众神,送走祖先魂。”鹰能在天神与凡人之间沟通联系,可以成为毕摩沟通神灵的中介。毕摩佩戴鹰爪,一是表示对鹰的崇敬;二是为了增强自己驱邪除魔的本领。另一种法帽是毕摩在祭祖时才戴的黑毡笠,斗笠上布满用银片剪成的日、月、鸟、蜘蛛等图案,代表着毕摩的宗教宇宙观。还有一种法帽称为“虎眼神笠”,彝语称“毕尔拉略”。它一般也是用篾编制而成的,只是在笠尖上套着以黑色毡片或纯白羊毛制成的圆形小帽,每做一次送灵法事后,便加一层毡子,其层数越多,表示毕摩的法术越高超。

编制法帽要选择吉日,而在一个月中,只有一天是吉日,吉日一过,就得等下一个吉日才能继续编制,所以,一顶法帽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编制完成。法帽一般只在彝族丧葬的斋祭会用到,每次斋祭后,就要在法帽顶上铺一层毡子作为记录。

法衣

法衣为一种特制的斗篷,与帽饰等物相配套,分羊毛斗篷、丝绸斗篷和棉麻斗篷几种,有黄、红两种颜色,丧事祭祀时穿黄色,婚嫁喜事时穿红色。在祭祖时,毕摩通常要穿马尾毛披风,它是用40匹好马的马尾编织而成的,乌黑发亮,是彝族服饰中的精品。在一些重大的仪式上,有钱的毕摩还要披一种由数百片银片穿缀而成的银蓑衣,据说这种银蓑衣能够护佑毕摩的神力。当代的毕摩,在任何场合下做法事,都改穿黑色的棉麻长衫和披毡,挎网状经书袋。这种经书袋,彝语称“海可”,是用两根绳子交错编成的,一般由毕摩自己编织。

法签筒

法签筒是一种护法神具,内装笔和竹签,竹签既是卜卦工具又是对付鬼的武器。签筒中法签头削尖的代表男子,削齐的代表妇女,做法时分成三股以卜吉凶。法签筒毕摩称之曰牌带,系以竹茎一根为之,截面直径约6公分许,长约38.5公分许,下端依节截齐,刮磨圆滑;上端歧出两叉,如左右角;中间截为两节,牝牡开合。筒上以麻绳扎捆,上涂桐油,已成黝黄色;下端左侧与上端右侧各有小铁箍一枚,系以铁链(富有者扎银链,贫乏者扎红色棉纱绳子)一枚,以便斜负于右肩及左腋下。下端右侧一铁箍,则有黄色小铜铃一枚,铃高约5.1公分许,直径约6.5公分许,蹲跳时与手中另握之铜铃,同时作响。筒里藏有28枝灵签,由凉山特有的缠绕茎植物的草根制成,上面涂着猪血。据说毕摩两手搓动灵签时鬼魔便被吓倒不能动弹。毕摩称灵签为“绿茨”。毕摩学成满师,开始执业时,签筒是必需的法器,可自制使用,但其中的“绿茨”必须由其师傅分与,且不少于八枝,其余灵签自行搜集,每一签筒约需三二十枝左右。

法扇

法扇,彝语音为“琴克”,为铜质或竹篾编成的圆形扇体。竹编法扇用长细竹枝剖两半面,围绕扇面四周,以细藤穿穴缝结两面。扇面满涂以黑色桐油及漆,间有牺牲鲜血,涂于其上。扇柄在扇面部分系竹制,下半系木制,两节镶成。图案除原始的线条外,多以彝族所崇敬的鹰和虎为主。毕摩做祭祀时,除了舞刀、弄箭、挥铃,更多的时候是摇扇。此刻毕摩的动作很有讲究:神扇向内挥动时,意为召请神灵;向外挥动时,意为驱赶邪魔。

铜法铃

法铃彝语音为“毕举”,由黄铜质制成,下部为半椭圆形,上部覆盖以一小型半圆形之顶,上安皮绳,摇动时声音清脆悦耳。驱鬼时边念经书,边摇法铃,用以传送人、神、鬼之间的信息并助法威。

除了以上所列法器外,毕摩在仪式中还会使用镇邪符、神枝图、草人、木牌及扇骨拼骨、羊扇骨等各种卜具。在仪式中使用这些法器,把人与神灵和神秘物联系起立,既表现了人对它们的祈求和依赖、控制与利用,也表现了超自然力量在人的祈求和利用下的使物发生某些变化或使人产生某些感受、这些变化和感受使虚幻的彝族宗教信仰形象化、物态化。在交通、通讯等现代化设施逐步发达的今天,现代化传播工具及各种文化产品正冲击着彝族民众的生活,人们对毕摩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毕摩的服务仍能满足彝民一定的精神需求,毕摩文化也由宗教信仰日益向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转变。在这一转变中,伴随仪式的改变和减少,毕摩使用的法器亦会有所改变,此时对过去及现有毕摩法器的整理研究将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可用材料,笔者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