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前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前后的护理

俞春红

俞春红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上海201400)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107-02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它具有腹腔干扰小、腹部无疤痕、术后疼痛轻、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共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

我院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共96例。年龄42—58岁,平均50岁。其中子宫肌腺症2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3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37例。术前身体状况良好。

1.2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硬膜外或静脉复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暴露阴道前庭,下拉宫颈,电刀环切宫颈阴道壁粘膜,上推膀胱,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后打开直肠子宫反折腹膜,钳夹切断两侧子宫动静脉。下拉子宫,钳夹切断双重贯穿缝扎圆韧带、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取下子宫。检查双侧附件,扣锁缝合阴道壁。

1.3结果:96例手术均无并发症,出院随访,1例1年后并发卵巢小囊肿,予继续随访,其余效果良好。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病区环境和科室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及床位护士,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术前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式等,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和一切不利因素,积极配合手术。

2.2常规检查: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输血前检查、备血等。做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有无异常,并讲解做上述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2.3手术皮肤准备:术前日,会阴部备皮。备皮范围:上到阴阜上缘,两侧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处,下至肛门,剃去阴毛,用肥皂纱球清洁干净,脐部用石蜡油棉签去除污垢,避免术后伤口感染。嘱患者沐浴、更衣。

2.4阴道准备:术前3日用甲硝唑液行阴道冲洗,并用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及宫颈,每日1次。操作的同时要耐心解释,减轻患者的不适,冬季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阴式手术是经阴道操作的手术,所以确保阴道清洁是预防术后逆行感染及伤口感染的关键,因此准备是否充分和术后感染有一定关系。

2.5胃肠道准备:术前晚应进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前清空胃肠道,以防麻醉后引起呕吐、窒息和术后肠胀气。术前常规禁食8~12h,禁水4~6h。术前晚用0.2%肥皂水500~1000ml清洁灌肠,温度为39℃~41℃,肛管插入深度为7~10cm。术日晨再次用温肥皂水清洁灌肠。

2.6给予镇静剂:为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消除其紧张情绪,手术前晚可以给予地西泮5mg口服,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测及体位

患者回病房后予一级护理,硬膜外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麻醉者先入复苏室,待完全清醒后回病房。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调节输液滴速,一般在每分钟80滴左右。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6h内不能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同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6h后可以协助患者每2h翻身1次以防褥疮发生。术后多做下肢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避免下腔静脉栓塞。

3.2饮食与排便

禁食水6h后可少量饮水。术后1日可进流质饮食,禁甜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避免术后胀气。肛门排气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半流质的食物。若术后48h肠蠕动未恢复者,应排除麻痹性或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刺激肠蠕动的方法和措施有:生理盐水地位灌肠、热敷下腹部、肛管排气等。

3.3置导尿管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3例拔出导尿管后发生尿路刺激症,经抗感染治疗2天后症状消失。手术后需留置尿管48h,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质等,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予会阴护理2次,每日更换集尿袋,防止发生泌尿道感染。

3.4会阴部护理:为防止切口出血,手术大多需要阴道填塞纱布,若出血不多,24h后可取出。可在患者臀下垫一消毒会阴垫,以便观察分泌物及出血情况。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出血者。

3.5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重,应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采取适当的心理安慰措施,转移注意力。协助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的单一体位加重疼痛不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3.6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避免久蹲、久站、提举重物等增加盆腔充血和腹压的动作。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保暖。术后2个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心情愉快并嘱咐患者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4小结

通过本组病例的护理,得出如下体会: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项较微创的新技术,它要求护理人员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各种术前准备,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出院做好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努力掌握熟练的现代医学护理技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嘉茵,妇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