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病人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3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病人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兰均

刘兰均

(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急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重要性,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1例新发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途径分为医院接诊组(79例)与自行就诊组(62例)。医院接诊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自行就诊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预后效果以及相关时间指标。结果:①医院接诊组的呼吸障碍、脑疝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自行就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死亡率、致残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接诊组低于自行就诊组。②医院接诊组患者开始接受医院急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均低于自行就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两组发病至开始自救时间、急诊科治疗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院接诊组用时均低于自行就诊组。结论:院前综合急救护理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院前并发症,争取救治时间,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存活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院前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31-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mportanceandclinicaleffectsofpre-hospitalemergencynursingcareinacutecerebralapoplexypatients.Methods:The141acutecerebralapoplexycasesduringJune2011toJune2014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basedonthetypeoftreatmentapproaches,thesubjectswerecategorizedintohospital-rescuegroup(79cases)andself-helpgroup(62cases).Toseeadoctorgroupwithnormalpre-hospitalemergencycaremeasures.Comparisonoftwogroupsofpatientswithpre-hospitalcomplications,mortality,theeffectofprognosisandrelatedtimemetrics.Results①theratioofbreathingdisordersandherniacomplicationsinhospital-rescuegroupwerelowerthanself-treatment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differenceofmortality,disabilityaswellastheincidenceofsequelae(P<0.05)betweenthe2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swell②forhospital-rescuegroup,thebeginningtimeofreceivehospitalemergencymeasures,thetimetoreachhospitalwerebothlowerthantheself-help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Comprehensivepre-hospitalemergencycarewasplayingamajorroleinreducingpre-hospitalcomplications,strivingfortreatmenttime,improvingthesurvivalandprognosisandofsurvivalofpatientsinacutestrokepatients.

【Keywords】AcuteStroke;emergencycare;pre-hospitalemergencytreatment;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理为脑血管阻塞、破裂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神经功能局灶性缺失[1]。该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致残、致死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约为150万,70%~80%的存活者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其他后遗症[2]。脑卒中起病迅疾,出现有关症状后能否成功救治取决于诊断、病情评估和抢救的及时程度。相关研究表明,病发后6h内是脑卒中的最佳抢救时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保证预后均起到决定性作用[3]。患者病发时通常不在医院,就诊途径主要分为医院接诊和自行就诊两类,本研究针对两种就诊途径,提出了对应的院前急救措施,并对比二者之间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141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男83例,女58例,年龄36~81岁,平均(59.42±12.25)岁。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临床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和或MRI证实,排除创伤性脑出血病例。141例患者中,84例为出血性脑卒中,57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既往病史:51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5例脑梗死、13例脑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两种及以上者8例,病史不详者6例。根据就诊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医院接诊组(79例)与自行就诊组(6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脑卒中性质、既往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自行就诊组患者由家属送至本院,发病至入院时间30min~140min,平均(62.4±18.2)min,院前仅有8例患者由家属采取了止血、排痰等少量急救措施。

医院接诊组患者全部由本院120急救车接回治疗,发病至入院时间8min~52min,平均(21.8min±6.1)min。院前急救措施包括:

1.2.1快速出诊,准确评估病情

工作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后,嘱咐患者静卧、确保正常呼吸。安排救护车在3~5min内出发,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请家属做好相关准备,时刻关注病情变化;到达现场后,立即使患者保持头高20°~30°卧姿,避免频繁搬运患者,防止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减轻出血量。与此同时,立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准确评估病情,包括心电图检查、血糖快速测定、血氧饱和度监护、GCS评分、瞳孔变化等,详细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既往重要病史以及家属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初步鉴别是否为脑卒中,注意其与重症感染、急性心脏病等急症的区别[5]。

1.2.2现场救治

(1)气道护理;对于呼吸正常,气道通畅者经鼻导管吸氧。对于呼吸障碍、意识不清者,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后,进行面罩给氧,建立临时口咽气道,并进行排痰。对于GCS<8分者,以口咽通气管、气道插管或呼吸器等辅助方式给氧。

(2)血压护理;对于出现反应性高血压/低血压的危重患者,可选用适当的降压/升压药,使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脉动压维持在160~90mmHg。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保持血流量稳定,在血压不过高的情况下(180mmHg以内),可不进行降压处理。

(3)静脉通道;所有患者均以BD套管针经肘部正中穿刺(避开活动关节处,对于一侧瘫痪者,选择健全侧肢体进行穿刺),选择管径较大且靠近心脏的血管,以0.19%的NaCl溶液开放静脉通道。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为避免脑疝,可酌情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250ml(20%)或呋塞米20~40mg,必要时也可给予地塞米松。

必要时,行心脏复苏(CPR)[6]。

1.2.3安全运送,迅速交接

现场救治后,立即运送患者。途中将患者双手固定,使其头部与行驶方向一致、避免振动,车速保持平稳。任何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救治操作均应轻柔缓和,以免加重病情[7];继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做好全面的应对准备,警惕血压、心率、意识的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运送途中,通知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简明报告患者病情,医院做好针对性准备。救护车到达医院后,随车护士迅速与接诊人员就患者病情、病史、生命体征等各方民情况进行交接。

1.3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为院前并发症情况、致残、致死率、预后情况;时间评价指标包括:病发至自救时间、医院急救开始时间、到达医院时间、急诊科急救用时。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或χ2检验对比组间差异,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本研究主要统计了呼吸障碍与脑疝两种院前并发症,医院接诊组的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自行就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医院接诊组的死亡率、致残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自行就诊组,具体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起病迅疾、病情严重,能否成功救治取决于诊断、病情评估和抢救的及时程度。医院在接到患者求救电话后,立即嘱咐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确保呼吸通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完善的急救程序与护理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医院迅速发车,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情况,以准确、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确保不因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其他并发症复杂而产生误诊,耽误救治时机;监测病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气道、血压护理,建立静脉通道,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障碍、昏厥,脑疝等并发症;转运途中,固定患者双手,防止振动。到达医院后,迅速完成交接,确保患者及时接受综合治疗。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急救护理知晓率低,缺乏相关知识,在送院治疗途中未采取或仅采取了少量急救处理,甚至出现不恰当的处理如频繁搬运患者、盲目服用药物、不注意保护头部等,本组研究中,医院接诊组的呼吸障碍、脑疝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自行就诊组,死亡率、致残率、存活患者后遗症率(P<0.05)也要优于自行就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由于自行就诊组患者家属对来院途径不熟悉、且面对紧急情况慌乱、无所适从,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本组研究表明,自行就诊组开始接受医院急救措施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均晚于医院接诊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其发病至开始自救时间、急诊科治疗用时与医院接诊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要高于医院接诊组。

综上,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降低院前并发症,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对于提高存活率,改善存活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吉平,黄久仪,管阳太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4):323-327.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3.04.008.

[2]李治,张冬梅,陈若陵等.社会经济地位对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3,34(9):40-42.

[3]张丽华.院前急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89-89.

[4]赵建国,高长玉,顼宝玉等.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5]王乐平,张峰,祝建洪等.误诊为传统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致脑卒中的1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135-138.

[6]谭承雯.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1):54-55.

[7]黄志芳,黄斌英.风险评估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