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运行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电气设备运行技术研究

周善有

(临沧供电局变电管理所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电气设备运行是一项技术性和复杂性都比较强的工作,目前很多企业在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为了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行,避免经济损失,就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把握电气设备运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措施,保障电气设备运行正常。本文将从电气设备运行特点出发,指出当前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措施,并就如何加强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给出相应地对策。

关键词:电气设备;运行技术

1.电气设备运行特点

很多电气设备都是在户外环境下运行,比如说输电线路、断路器、变压器等,这些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会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可能遭受外力破坏,往往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运行管理。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种类日趋增多,数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并且趋于分散化。如果缺乏科学的自动化管理模式,势必很难掌握这些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出现故障进行故障排除时也会增加不小难度,导致事故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排除,导致长时间停电。而通过无人能值守机电室投入使用后,电气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将微机控制技术运用于保护、事故报警,并能进行故障排除,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措施

现如今,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电气设备运行工作条件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电气设备还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运行异常,就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避免损失。如果是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电气设备,应当采取现代化的测试手段对设备运行状况加以把握,但是还要定期进行数据测试,确保监控的有效性,这样能够为维护和检修周期的确定提供有利依据。而对于运行水平较低的工作,比如说因受到外力破坏或者周围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故障,就应当制定相应地预防事故措施,这样即便是事故发生,也能从容应对处理。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性设备,并从设备特点出发制定有效年度预防计划,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执行。进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出设备完好率。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应当根据设备缺陷制定合理的检修工作计划,把定期检修工作逐步转为状态检查,通过合理的检修方法让设备运行状态得以恢复。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广泛运用,不少测试项目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显示,检测也更为便利。但是仍然需要注重经验总结,掌握操作要领,从而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找出错误,并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3.加强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完善

考虑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需要建立并完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是将设备检查、操作以及安全操作、维修保养等进行总结,形成一套科学地工作方法。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运行管理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属于后续工作,因此,一旦运行工作项目完成,应当及时对工作内容进行备案,这样能够为后期检查、分析和总结提供依据。同时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还应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由检查人员针对电气设备开展调试和预防性试验,同时并做好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安排,及时排除掉设备缺陷隐患,确保设备工作运行正常。

二、强化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上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所以还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责任制。设备安全责任制应当主要包括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安全生产负责人的职责以及具体的设备操作人员的职责等内容。同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编写安全生产与操作规程手册,确保人手一册,这样能够使职工防护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此外,对于玩忽职守者、不按照设备操作和事业规范操作、不按照维护修理规程进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另外,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还应对本岗位的电气设备有比较清楚地把握,比如说设备技术性能、工艺指标、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

三、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首先应当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信息登记制度,这样通过登记的电气设备信息,就能够很清楚地掌握设备使用和闲置时的状况,从而对设备质量有比较准确地了解。其次,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地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技术管理平台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还能有效促进信息共享。这样,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技术管理平台了解到设备技术方面的信息,掌握电气设备运行技术要点,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

四、加强电气设备维修,做好预防性试验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发生故障,考虑到电气设备检修过程的复杂性,所以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进行检修时应当遵循适当的原则。当故障发生时,应当按照先动口后动手,先外后内、先静态后试验的顺序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检修。当发现故障时,不要立即着手维修,而应向当值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故障大致情况,及时研究电气设备电路图等,在了解情况后方能采取维修措施。首先应当排除设备的机械故障,比如说继电器触头脱落,接触器接触不良,电气开关失灵等。在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时,必须关闭电源,根据继电器、保险丝等重要部件进行故障诊断,并对接线点或者按钮处加以清理,在不对设备造成破坏的的情况下进行通电试验,这样就能找出故障存在的大致范围,在通电试验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瞬时停电、分离环路供电或者直接将支路进行拆除对故障区进行隔离。目前,比较常见的电气设备检查方法主要有:短接法,逐步接入法、置转换元件法以及强迫闭合法等。

还应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因为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无法达到预定安全试用期,所以加强试验检查就能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应当严格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通常来说,预防性试验主要有直流/交流耐压试验、回路电阻试验(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回路电阻仪,见图1)、接地电阻试验、开关测试试验以及脉冲电流法等。务必按照试验操作步骤进行试验,在放电、击穿或者加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拉下电闸,并将调压器归于零位。当试验完成,应当在跳闸之前将调压器归零。通常,预防性试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施加高压,将劣化部位进行击穿从而及时进行更换,避免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另一种则是测量电气设备的特征参数,如绝缘电阻、吸收比或者介损角等,对设备绝缘情况进行判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机械和电力双重负荷的冲击,这些负荷往往会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还会对电气设备的电气特性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安全,降低因电气设备运行故障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而电气设备运行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仅涉及到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故障检修以及运行管理等,只有将各项工作进行相互配合和协调,方能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正常,才能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武仲.电气设备运行技术基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陆智.矿山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技术探讨[J].大科技,2016(17).

[3]电气设备检修模式及管理措施分析[J].李寿辉.机电信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