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根源

/ 2

浅析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根源

谭永力

见诸报端,某学生因做错一道题被老师罚做做十遍,甚至百遍,某学生因课堂上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头发被老师扯掉……这些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一次次地受到道德的遣责,其教师也因此一次次地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却禁而不止,原因何在?是那些为人师者的道德水平低下?是他们不懂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或者是他们缺乏人性,不懂怜爱?不,应是这些教师不能正视教育效果的差异性,是他们不能正确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是他们急于求成心理的集中体现。

一、不能正视教育效果具有差异性是教师对学生产生不时之举的重要原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由天真活泼且具有思维力和创造力的人构成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形成与每个元素(即学生)的年龄或生活区域有关,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是相同或相近无直接联系。这就决定了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然,每个元素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固然存在,而且不可否认,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或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完成学业的态度、日常行为习惯等,一般都各有所别。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深入到这样的集合中去引导每个学生参与活动,并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力争使不同志趣、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几十个人,通过你几十分钟的教学后各有所获,肯定有其工作的难度,也正是有这样的难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们才被社会公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是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之类的词汇才成了教师工作特点的代名词。如果,我们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儿,一厢情愿地认为:我给学生以同样的辅导与讲解,就一定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得到同样的回报。有了这种忽视学生差异的观点,当班上出现了怠慢学习或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这样的教师会觉得学生的表现不可理解。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将会如何?肯定没有好的举动,所以,我认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是他道德水平低下所致,而是他不能正视教育效果因学生有差异而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

二、不能正确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是教师对学生产生不恭之举的又一原因。

饭后茶余,与同行们闲聊,不难发现绝大数教师常常以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指考试分数)作为自己的资本,以此说明自己的工作如何、如何的好。其实,有关部门在处理教师晋级、调资和评优选好时也是这样对待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的。我总认为,这种评价教师的办法有些不妥,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诚然,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学和耐心辅导,其成绩也不例外地需要教师的付出。那是因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指导者,也是学生认真完成学业的督促者。但,教师必竟不是学生完成学业的代理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无论有多大,他都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学生自己,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更何况,学生在完成学业时,面对的也不只是教师的教学与辅导,他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作为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把学生的成绩视为自己教学的必然,其结果,往往在为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对差生的态度则常常是一种“恨铁不成钢”或埋怨再三。尤其是当这些差生有不良表现时,教师那本应有的宽容和理智,怜爱和耐心便很容易被自己对优生的过分的爱而冲淡,不恭之举往往面对了差生——什么“你真笨!”,“你是天最笨的人”,“像你这样,将来一定没有出息!”……假如说,我们作为教师不把学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归功于自己,更不去为之作为居功的本钱,你说,你作为一位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动不动就唾口大骂或大打出手吗?故,正确区分学生成绩与自己工作的关系,是教师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之行为的又一突破口。

话虽如此,现实确实让我们这些作教师的有些为难,家长关心子女,了解的是学生的成绩(指分数),学校考核我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一级学校所选择的也是多少分以上的学生,仍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社会评价教师,看他所教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的晋级、调资、评优、考核,也没有哪一样不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放到最重要的位置的;还有学校与学校,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和竞争,都少不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作为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说别的,就是为了生存,自己不去关注学生的这个成绩行吗?可见,正确区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工作的关系,仅教师自身去正确对待是不行的。我们相信,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正确、全面地评价教育及教师的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一定会有新的举措。

另外,教师自身对待教学急于求成,也是学生受到不礼遭遇的原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朴实而形象地描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漫长和艰巨,它要求我们作教师的要有耐心去帮助、教育每个学生,从而完成教育教学所赋予的育人使命。然而,年复一年,一期接一期的考试与评比,已经把教育引向了应付考试的“战场”——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为了考试,为了出成果,教师也为了突出和展示自己的成绩,往往会要求自己的工作有“立竿见影”、“吹糠见米”之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帮助少了许多应有的耐心和循循善诱,更莫说“小之以礼,动之以情”了。不少教师甚至在教学上搞“步步为营”,一个单元一过关;搞“堂堂清”,一堂课,一个检查。这样一来,作教师的往往忘记了教学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忘记了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待表现欠佳,成绩又不好的学生,更是不择手段地严“管”、严“卡”、严“压”。更不可理解的是,这种做法的教师一旦出了成绩,往往会得到即时的赞赏。可以说,这种考试与评价的简单结合助长了教师对待教学的急于求成,也使学生随之受到了不应有的,有时甚至是莫明其妙的不礼待遇。辟如,课堂上,学生回答不了老师的提问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学生免不了还要被教师指责或打一顿,这个现象,不正说明教师急于求成,学生欲速不达而遭了殃吗?

综上所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种现象的出现肯定是不可饶恕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尽管有许多的无赖,但,为了自身形象和整个教育的形象,我们应该正视眼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评价方式),坚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去育人,以淡薄名利的正常心境来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