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许文婷

许文婷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研究CT以及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本院接收的30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且根据每位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放射平片检查的15例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CT检查诊断的另外15例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且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CT诊断的价值,要高于放射平片诊断的价值,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放射平片;脊椎骨折;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36-02

脊椎骨折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该种类型的骨折主要是由外力重创所致,比如车祸[1]。由于脊椎骨折是比较严重的骨折疾病,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那么就极易影响到脊椎骨折患者的病情恢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因此,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用于脊椎骨折诊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放射平片诊断法,还有一种是CT诊断法[2]。为了研究这两种诊断方法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笔者以2015年在本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详细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30名对象均为2015年在本院就诊的脊椎骨折患者,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脊椎骨折患者。对照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所占比例为53.33%,女性患者7例,所占比例为46.67%;该组脊椎骨折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2岁至76岁之间,平均(49±1.1)岁;其中10例患者因为车祸所致,3例患者因高处坠落所致,还有2例患者因重物压砸所致。实验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所占比例为60%,女性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40%;该组脊椎骨折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岁至75岁之间,平均(49±1.0)岁;其中9例患者因为车祸所致,4例患者因高处坠落所致,还有2例患者因重物压砸所致。两组脊椎骨折患者入院前的临床症状均表现脊椎活动受到限制、大小便失禁以及部分部位丧失感知。实验组脊椎骨折患者和对照组脊椎骨折患者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病情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使用放射平片进行诊断,实验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两种脊椎骨折检查诊断方法的详细内容如下:

放射平片诊断方法:使用X线机,X线机的管电压是120千伏,其球管旋转速度是0.4秒每转。在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放射平片检查的时候,分别为患者的骨折部位正、侧两个位置进行摄片,然后在根据脊椎骨折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双侧斜位进行摄片[3]。

CT诊断法:本次研究所使用到的诊断仪器为螺旋CT机,该仪器的管电流是100毫安,其管电压是130千伏,检查时,将仪器的层距设置为5毫米,将层厚设置为5毫米。在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的时候,需要让扫描线和患者的胸腰椎维持平行状态,接下来再根据脊椎骨折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图像重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对比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资料以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以t检验,均取平均值,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对照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中,11例脊椎骨折患者的平片放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相符合,还有4例脊椎骨折患者的平片放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不相符,由此可知,平片放射诊断脊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73.33%(11/15)。实验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中,14例脊椎骨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相符合,只有1例脊椎骨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不相符,由此可知,CT诊断脊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14/15)。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数据统计见表1。

表格1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3.讨论

脊椎骨折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该疾病在青壮年男性身上发生的机率比较高。目前,引发脊椎骨折的主要原因为外力重创,例如车祸、重物压砸以及高处跌落等等。脊柱骨折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脊椎疼痛、活动受到限制以及局部运动功能以及局部感知功能丧失等等,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截瘫。如果脊椎骨折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就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将放射平片应用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反射平片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普遍偏低,因此,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不是很高。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CT也逐渐被应用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CT能够很好的将脊椎骨折的实际情况显示出来,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因此,CT诊断成为了脊椎骨折的重要临床诊断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放射平片以及CT应用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研究这两种诊断方法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经研究数据提示,CT对实验组15例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14/15),误诊率仅为6.67%(1/15);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3.33%(11/15),误诊率为26.67%(4/15);实验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脊椎骨折患者之间的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应用CT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过程中,其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放射平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分析发现,CT诊断脊椎骨折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CT检查可更加清晰地呈现脊椎前后的解剖结构和骨性椎管的解剖结构。二是,检查过程中,可更加清晰、全面地显示骨折的程度、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向。三是,CT检查可对骨性椎管形态、椎管狭窄程度进行更为精确的判断。同时可对椎管横截面进行测量,明确脊髓是否存在受压迫现象。将CT应用在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将脊椎骨折患者的骨折实际情况清晰的呈现出来,包括脊椎的整体结构、骨折部位、骨折程度以及骨折线走向等等。除此之外,还能够测量出椎管横截面的面积,将椎管的形态以及狭窄程度清晰的呈现出来,并且还能够帮助医者对脊椎骨折患者的脊髓压迫情况进行间接判断,更有益于脊椎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虽然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放射平片诊断,但是放射平片诊断在经济上更占优势。

综上所述,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放射平片的诊断准确率,并且CT诊断法能够更好的将脊椎骨折的实际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更有利于脊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毕光辉.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3):391.

[2]毕秀娟.CT和放射平片在140例脊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8):3770.

[3]宋泽.分析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柱椎骨科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91-192.

[4]邵长征,葛东泉.CT和X射线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36-37.

[5]樊志坚,承虹.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