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盛唐气象

王海琳姚延亮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盛唐气象》与历史课程标准“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来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有关。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为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说明,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和理解水平。学习内容是盛唐社会气象,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

教材分析:

《盛唐气象》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包含了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的发展、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以及唐朝时期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上的成就,用各方面的繁荣发展来反映唐朝的强盛。本课是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唐朝的兴盛源于唐太宗到唐玄宗前期这个历史阶段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本册书展现经济文化方面内容的第一课,日后宋元明清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是继承了唐的基础,才有了更高的发展。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对于理解、分析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本课涉及主要是与文化有关,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有过适当的了解,所以对于本课学习而言,有一定基础。

劣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了。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来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教材分析指出“本课内容包含了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经济发展,包含了民族间交往和交融以及唐朝时期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上的成就”。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立本课的重点: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唐朝的文学艺术成就。

课标要求“以文成公主入藏来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所以,通过对课标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

学习目标:

通过唐朝书法、绘画的作品介绍,学生了解唐代的书法家和画家。

通过欣赏杜甫的诗《忆昔》,引导学生去分析唐代的农业发展状况。

通过欣赏白居易的诗《登观音台望城》,引导学生去分析唐代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及唐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通过人民币50元钱的背景图案,引导60

学生联想古代汉藏两族人民之间交往的历史史实。

通过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史实,学生体会认识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教学流程:

活动一、配乐朗诵,引出问题。(预设时间3分钟)

1、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人?

2、这个时代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请列举。

(点评:通过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静夜思》来导入,可以很直接的进入主题,并且问题的轻松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列举其他著名诗人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拓展延伸,学生能够形成连贯的历史思维。)

活动二、追寻提示,自主学习。(预设时间10分钟)

(一)了解唐朝的诗歌发展

1、唐朝的著名诗人有哪些?你能说出一些他们的诗么?

2、他们被后人称为誉为什么?他们的诗有何特点?

(二)了解唐朝书法与绘画上的成就

1、唐朝的著名书法家有谁?你学习过他们的书法么?

2、唐朝著名的画家都是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画作流传于世?

(点评:教师出示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然后找到本节课所学的答案,并且进行总结这些人物有什么各自的特点。老师再通过拓展延伸介绍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来说明为何他的作品会有如此的特点。比如李白主要生活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处于开元盛世的时期,所以他的诗具有浪漫主义情怀。杜甫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而安史之乱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给百姓带来非常大的灾难,所以杜甫的诗体现了当时的历史真实状况,所以他的诗也有“诗史”之称。白居易生活在唐朝晚期,社会更加混乱,统治更加腐朽,而他的诗具有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特点,能够更广泛传播统治的腐败。)

(三)介绍唐朝时期敦煌莫高窟

学生阅读知识拓展内容,延伸历史文化,并回忆上学期所学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点评:结合上学期的内容,能够做到巩固与复习,并且还能拓展知识,加强学生的历史兴趣。)

活动三、合作探究,共同探讨。(预设时间8分钟)

(一)经济的繁荣:农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2、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3、思考:农业经济繁荣的得益于什么工具的发明呢?

4、想一想使用曲辕犁、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二)经济的繁荣:手工

丝织业和瓷器的代表都有什么?其特点是?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三)经济的繁荣:商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从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点评:通过古诗的引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古诗,还可以分析古诗的内涵,来总结唐朝时期在经济、农业、商业的发展。)

活动四、自主学习,明辨亦混。(预设时间7分钟)

兴趣过渡:利用人民币50元的背景图案来让学生猜测这座建筑是哪个民族的?是给谁修建的?

1、了解吐蕃统一的历史。

2、汉藏友好交往的史实都有哪些?请进行列举。

3、这种友好的交往带来了哪些好处?

(点评:教师利用人民币50元的背景图案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虽然学生每天接触钱币但是从来没有注意过,当老师把钱币下发给孩子后,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同时拓展延伸其他钱币的背景图案来进行课外知识学习并且联系生活。)

活动五、情感升华,和同一家。(预设时间5分钟)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由学生举例子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往来的其他史实,并说说种族主义给今天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真正认识到民族间友好往来才有真正的幸福生活。

(点评: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就是对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认同,体会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民族间应该互相学习与交流,更要和平的发展,面向未来。)

活动六、总结归纳,检测达标(预设时间7分钟)

总结: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与吐蕃的关系;唐代的经济繁荣;唐朝文学艺术的成就等。

检测:1、诗仙是谁?2、唐朝农业发展的两个表现?

(点评:由学生进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对课后学生学习的巩固。)

总体点评:

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中国古代的文明强盛,是对中华文明的最基本的认同感。《盛唐气象》这一课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唐朝时期我国在经济、文化上取得的成就。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体会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注重施行“仁政”,从而间接体现唐朝的社会风尚磅礴大气,有海纳百川之势。主要分为三点:

1、创始情境,带入情感。本节课通过6个活动来进行学习,环环相扣,前后衔接得当。

2、体现了“三环六步”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并且进行实际分析语句,进行了多学科的延伸教学,并且联系日常生活,把所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与社会接触。

3、运用多样性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愿学、乐学的心态。使这节课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接受指出的意见,对学生在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