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音乐教学与其它课程的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试论高校音乐教学与其它课程的结合

陈榕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愈加认识到,艺术的能力和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更应注重对音乐课程的综合,它是以音乐为本,内容包含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如音乐与戏剧,音乐与影视,音乐与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也包含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如音乐与语文的结合,音乐与历史、地理的结合,音乐与英语的结合,音乐与政治相结合等。

一、音乐教学与戏剧、影视、美术的综合

在众多的艺术种类当中,戏剧亦是其中之一的表演艺术,它就是演员在剧场的舞台上当众演一段故事给观众看,并表达出一种生活意念的一种艺术。戏剧经过时间和年代的变迁,产生了不同的表演形式,亦即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戏剧。如歌剧、舞剧、话剧和戏曲等。如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京剧《智斗》等都是属于经典的戏曲曲目,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先让学生们自己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再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们可以了解豫剧唱腔的风格特点、演奏乐器与它的风土人情密切相连,了解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生平等,还能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著名的京剧四大名旦陈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苟慧生以及他们的代表曲目等。

影视文化是最能吸引大学生关注的事情,它的传播之快、影响之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影视节目中少不了音乐的出现,所以,高校音乐课堂上就应该借以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感兴趣了,效果自然就会更好。因此,把影视文化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高校音乐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通过听音乐、看范画,更深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义。又如,在欣赏情景音乐时,也可以边听音乐,边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画出音乐中的事物,可以培养其创造才能。

二、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如,在让学生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课前收集了一些母亲哄宝宝睡觉的图片、大文豪赞美母亲的经典语句,如: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等,导入新课前让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关爱,现在长大了我们能用什么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回报母亲,这样,更好的帮助学生真正体会母亲对孩子那种无私奉献的爱、不求回报的爱。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通过旋律与文字体验到了母爱的伟大。

又如,在欣赏《静夜思》这种古诗改编的歌曲时,可以首先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委婉、伤感的情绪,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上,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这首歌曲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拓展了文学知识,掌握了课外的新内容。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学习“中国民歌”时,介绍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我国民歌在2400年前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汉代以后,民间歌曲的流传地域不断扩大,其体裁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民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积累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还可以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如,《茉莉花》就是优秀的抒情之作。人们借物抒情,使情景交融,形式优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放眼望去一片无垠的黄色土地,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如流行于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地区的“信天游”《兰花花》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

兴趣是促进学习最大的动力,而乐趣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现在高校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利用快要到新年的时候在课堂上让他们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欣赏他们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歌曲《新年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这样的学科综合效果真不错。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许多知名度很高的乐曲,都与国家政治有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古今中外,乐与政不弃不离。如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歌曲《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又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提倡音乐教学与其它课程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发散高校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声键.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马春莲.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M].中国成人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