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例谈

洪霞

洪霞(济阳县孙耿镇中心小学山东济阳215400)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行之有效的练习,就难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的基本价值在于它在巩固知识方面的作用。课堂练习一般出现在教师讲解、示范之后,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内化,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课堂练习有效性的设计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1.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首先,就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即撇撇点点):0.28&pide;0.7;2.8&pide;0.07;28&pide;0.14;0.208&pide;1.04。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又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就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与例题相仿)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5+264+25,36+25+64+25。第二层次(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简便计算下列各题:(92+38)+(62+8),(125+64)+(75+136)。第三层次(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96+49)+157,(92+58)+(45+108),(68+76)+32+24。第四层次(发展题,供学有余力者用)计算:2+3-4+5-6+7-8+9-10+11-12+13-14+15。这样,所有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

2.练习设计要有多样性和趣味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多样化和趣味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题型可以有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选择练习、判断练习、综合练习、操作练习、竞赛练习、游戏练习等,让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口,还要动脑。而且在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集体练习,还可以有独立练习,当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练习。这样可以寓练与乐,练中生趣,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例如小学五年级的《质数与合数》一课,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学,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练习。在1~20中,奇数有_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质数有__________。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果然,经小组讨论后,得出了很多结论。如:质数不一定全是奇数;合数不一定全是偶数等。这样不仅题型有所改变,而且练习形式也体现了个体与小组互动合作的特点。为了不失趣味性,又设计了一道猜电话号码的题目:①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②最小的奇质数;③6的最大约数;④6的最小倍数;⑤最小的奇数;⑥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⑦只有一个约数的数;⑧最小自然数与最小偶数的和;⑨能整除25的质数;⑩最小的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的数。这样的设计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得到了有机统一,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3.练习设计要有拓展性和开放性

拓展性习题,知识容量大,发散性思维强。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通过这类习题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如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后,我给学生出示如下练习题: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右图),长25厘米,宽15厘米,从四个角分别剪去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周折起来,做成没有盖子的铁盒,请你帮忙计算一下:做这样一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铁皮?铁盒的容积是多少?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如下解题算式:

(25-2×2)×(15-2×2)=21×11=231(平方厘米)

(25-2×2)×(15-2×2)×2=21×11×2=462(立方厘米)

又如:在学习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新知识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请你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编写一道应用题。其中有一个小组得出了一道非常完美的应用题如下:小刚和小强参加竞走比赛,他们相距10米,小刚每秒走5米,小强每秒走2米,求小刚第一次追上小强时他们俩各走了多少米?

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总之,课堂练习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坚信,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滋养和引领下,数学思维的智慧和灵性,一定能让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