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工程项目管理的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机械工程项目管理的讨论

王永生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生产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得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生产企业不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那么,生产企业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严重者更会被市场淘汰。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在机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现代机械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保证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机械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及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在经济不断增长的背后,人们的聪明才智逐渐开始关注提高产业效能之上,从而促使了机械设备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众多行业的重视。利用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更高精确度、高速度、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而且对于一些高危行业或者不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特殊行业,机械设备都能够有效替代人类完成目标工作。近年来,机械设备的使用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大到航天领域,小到日常家庭,机械设备多元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消费者的眼球,并带来了诸多行业中企业生产效能的提升。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机械研究领域学者开始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均认为机械设备及所衍生的智能家电等的使用将逐渐替代人工,成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现代公司管理理念、资金实力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机械设备在我国各领域及行业当中的使用也逐渐引发了较多该领域的问题。机械设备固然可以有效替代人工成为企业生产、社会建设的良好助力,但缺乏对机械设备的监管、机械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以及缺乏对从事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企业安全与高质量生产体系建设的理念等,均促使了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安全事故、停工损失。其一方面给企业的正常发展与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阻碍;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的稳定治安和广大劳工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基于上述研究,在充分把握有效利用机械设备原则基础上,结合当前机械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实践性对策。

2机械管理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分析

2.1缺少一定数量的专业化管理工作人员,而且建筑工程机械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一般的工程都会具有参与人员众多、工程时间牵涉过长、机械设备调动频繁等显著的特点。而且很多公司和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对于机械管理意识方面的内容比较淡薄,为了减少人员编制问题上的困难和麻烦,减低一定的人力资源的输出成本问题,企业往往会可以控制机械管理人员数量,或者让一些其他施工管理人员兼职机械管理人员。所以这样的现实状况往往就会导致具有专业化职业素养的机械管理人员为数不多,而且兼任的机械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方面都达不到既定的水平和要求,使得机械管理工作内容一直持续空白,还有工作之间的相互推卸责任,没有合适的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这种机械管理工作中没有合适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直接导致制度和体系的不完善和缺失。事实上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也没有合适的管理人员,导致这部分的工作荒废掉,机械采购后的入库、使用、修护、报废都没有专人进行管理而且也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去遵循,所以就造成了这方面工作的混乱,甚至有些企业和公司对自己的机械设备数量和内容完全不清楚,无人管理,更谈不上管理意识的淡薄。

2.2没能够制定适合自身企业长足发展的机械完善计划和有关措施

方面的技术革新一般都很快,而且技术和方法上面的内容更是与时代进行接轨,所以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新的机械设备也层出不穷,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的技术方法快上很多,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资源和工具内容。施工机械管理的好坏应该与企业本身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最好能够结合自己实际的发展特点加以探讨和研究,然后制度出具体相应的计划和方法。及时处理一些落后的机械设备,避免这些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施工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最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资金内容加以恒定,不要造成资金的浪费,也不能达不到施工方面的具体要求。

2.3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与机械的维护保养内容严重脱节

很多的施工企业和公司一般实行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保证机械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但是事实过程中往往是采用固定的机械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发挥机器和人合作的最大水平,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企业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机械的维修和保养一般都是由专业的维修厂去进行,而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械设备的过度的使用而维护和保养却不甚在意现象。没有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就没有人真正的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和快速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经常性的草草了事最终就会导致机械设备的过度损耗而过早报废。而一旦出现问题时,负责人员相互推脱责任,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慢慢造成企业和公司经济的直接损失。

3对机械管理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机械管理制度,确保实施力度增强

当前我国机械管理中存在有制度不健全且缺乏实施力度保障的问题。为此,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应当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上和意识上出发,提高对完善机械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缺乏对机械管理制度的重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制与体系是否完善。那么,各大使用机械设备的企业应当从自身实际发展和需求状况入手,对现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特点进行了解,并结合日常当中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符合企业机械设备的发展实际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较为明细的台账。

3.2建立健全机械管理体系,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除了需要从制度上给予机械管理的完善之外,还应当在现有企业当中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与体系。这一系统的建设将不单单囊括对机械设备最为基本信息的收集,还应当对现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工作效率、主要负责人等多个方面信息进行详细的收集与汇总,从而促使在从事机械设备管理时可获取较为完善的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与储存技术,在现有企业内部建立较为完善、快速传递的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将上述已经统计的信息录入系统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帮助现有机械设备得到较为安全的保管与可监控的调用,且能够实现有效调节企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增加机械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率,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另外,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还能够帮助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更为透明,从而为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帮助。在对机械设备信息管理体系建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人为的因素,不断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3建立机械管理考评机制,确保使用效率提升

较多企业的机械管理体系当中存在有更新不及时、设备陈旧不符合生产需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致使停工损失发生或者是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应不断加强现有机械管理的考评基础。其一方面可以从人员管理角度入手,通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机械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以不断提升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来带动日常机械管理考评机制信息收集的准确;另一方面应当建立较为完善的责任体系,以规范日常对机械的使用机制,并应建立机械管理的联签制度,对机械设备的调用、入库、检修等进行严格监控,以保持现有机械设备使用现状信息调查的准确性。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将能够有利于机械管理考评机制的建立。如企业绩效考评机制类似,对机械设备现状及其未来需更新目标的确定,将能够保持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除此之外,针对机械考评机制也应当充分考虑一线作业的需求,结合环境、需求及项目进度等进行考评标准的调节,从而使机械设备更加易于被一线作业所使用,为整个企业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带来有益的帮助。

4结束语

机械管理不仅可以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工程进展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对公司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饶锋.关于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2]齐世平.浅议生产企业机械管理模式的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