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李雪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401331)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诊创伤;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025-02

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f?evidence-based?nursingin?perioperative?period?of?emergency?trauma?patients

Li?Xue.Medical?University?Of?Chongqing?affiliateduniversity?town?hospital,?Chongqing4013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on?perioperativ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inemergency?trauma?patients.?Methods?92?emergencytrauma?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June?2017?toJune?2018?were?randomly?pided?into?routine?nursinggroup?and?evidence-based?nursing?group.?Theaverage?number?of?patients?in?each?group?was?46.?Results?The?scores?of?SAS?and?SDS?before?and?afternursing?interven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Before?intervention,?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Afterthe?intervention,?the?EB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ventional?nursing?group,?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Evidence-based?nursing?intervention?on?emergencytrauma?patients?during?perioperative?period?caneffectively?help?patients?alleviate?bad?mood?andalleviate?the?impact?of?psychological?stress?onpatients'condition,?which?is?worth?promoting.

【Keywords】Evidence-based?nursing;?Emergencytrauma;?Perioperative?period

最近这些年因为我国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交通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导致医院的急诊创伤患者在不断增多。急诊创伤患者一般是因为意外、交通事故、火灾等多种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急诊创伤[1]。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刚刚经历过创伤,不仅存在着躯体上的损害,而且也处于紧张情绪之下,所以为患者进行急诊创伤围手术期治疗时应注意对患者心理的干预,减轻心理应激对患者的影响对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共选择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平均每组均为46例。常规护理组当中男女比例为23:23,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1.2±13.4)岁;循证护理组中,男女比例为22:24,患者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0.8±12.4)岁。两组患者经一般资料检验,在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文常规护理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指导,按照常规的原则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本文的循证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围术期心理指导,具体方案为:

(1)护理方案制定:需要通过急诊抢救科室的护士长担任循证护理小组长,循证护理小组需要包括主管护师和相关的护士。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有足够丰富的抢救经验和抢救意识,并且具备娴熟和专业的技能,所有成员都能够通过循证护理的考核。护理小组长应为患者根据实际状况制定详细的循证护理计划,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理状况表现,所有组员参与观察,并进行询证,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寻找积极的循证支持,并且采取相关方法进行干预。

(2)术前心理护理:导致患者出现急诊创伤的因素较多,在接诊的时候患者存在一定复合性损伤,首先对患者的重要脏器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脏和肺部功能,寻找患者的致伤原因,并且和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抢救,如存在离肢,需要进行有效的保存,以便于处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应该从谈话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相关心理,尽量以积极阳光的语言为患者提供鼓励,避免对患者进行消极暗示,需要确保患者在手术之前具有放松的心态,打消所有顾虑。

(3)术中心理干预: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给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和手术的相关程序,并且能够简单的对于主刀医生进行介绍,以便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解答,护理人员需要真诚和蔼的对患者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减少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相关设备产生的心理刺激[2]。手术过程当中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者神经阻滞麻醉,所以在手术过程当中存在清醒的意识,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存在有严重的焦虑和紧张感。所以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分散其注意力,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忍耐程度,帮助患者缓解恐惧心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保持最佳的心态,完成手术。

(4)术后心理护理: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机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一定损伤,而且患者会承受巨大的疼痛,患者一般都不能够自由的活动,对于术后恢复程度和手术产生的并发症,存在着过多的担忧。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帮助患者传达积极的信息,使患者能够了解手术进展的情况。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术后的恢复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了解是否存在少言寡语和食欲下降的状况,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缓解不良的心态,使患者早日接受现状。

1.3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两组评分满分均为100分,50分为基准线,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SPSS26.0进行统计学检验。在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对于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计量资料的检验均选择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所示。

表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比较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铮铮,马懿,沈毅.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78-3479.

[2]于红玲.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