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文化引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纵深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发挥文化引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纵深发展

黎军强阮丽峰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市537100)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市53710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院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纵深发展,增强医院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成为当下中国公立医院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阐述贵港市人民医院多年来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新形势下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健康中国战略文化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公益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文化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对医院而言,优秀的文化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为中国公立医院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成为新医改的一个亮点和特色,同时也决定了公立医院的价值观念取向。贵港市人民医院从文化引领入手,将公益性作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全面构建突显公益性的价值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对医务人员的正面引导作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1优化就医环境,以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回归公益性之基

医院物质文化是指医院的环境状况和各种以物质形态体现出的文化形式,包括:医院的建筑设施、医院的内外环境、院容院貌以及医疗器械、技术设备等。[1]物质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基础。[2]舒适祥和的就医环境,一方面有助于病人的疾病康复治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院区,打造花园式现代化医院,加强设备配置,优化就诊流程,为病人营造宁静清幽、整洁温馨、方便快捷的诊疗环境。近五年来,医院的空间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医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业务用房、开放病床数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4.6%、130%、100%、71.42%。加强医疗设备购置和信息化建设,核心能力升级提档,医院信息化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设备资产总值达8.7亿元,是2012年的2倍多,医院的综合诊治能力大幅度提升。通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使用自助服务机、掌上医院微信医疗平台,推行“感动服务”,开展“一站式”门诊服务,实施“医生围着病人转”的门诊诊疗新模式,开展跨省异地职工医保患者住院就医费用即时结算和居民大病保险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就诊流程,不断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2提升服务品质,以行为文化建设构架回归公益性之梁

医院行为文化是指医院员工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3]它既包括医院经营、管理、医疗、服务等核心内容,也包含了文体娱乐、人际关系等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医院行为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桥梁。[2]公立医院的改革,从行为文化来看,实际上是以公益性为标杆,对医院的整体行为和医务人员的具体行动不断加以校正的过程。我院以回归公益性为目标,系统化地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2.1在运行管理中,始终坚持公益性质,不断提高社会效益

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公立医院的办院方向,始终坚持“重服务、拼技术、保质量、促效益”的办院方针,不断开辟发展新思路,探索发展新模式,注重突显公益性,提高工作效能和社会效益。一是高要求推动“三大主题”工作,规范诊疗行为,提升服务品质:探索建立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提高医疗质量,构筑医疗安全坚实防线;成功搭建医患沟通平台,提高沟通水平,构建文明和谐医患关系;创新开展以户外拓展训练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挖掘员工创造潜能。二是高站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活发展动力,提升综合实力:以我院“广西数字医学与3D打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为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学科发展、人才进步,全面提升医教研水平;以药品管理、耗材管理为突破口推动管理创新,促进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努力提高医改成效。三是高标准推进精细化创新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提升管理效率。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院将公益性的回归提高到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代一马当先,精细化创新管理;迎医改造福民众,公益性初心不变”的发展策略,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创新驱动、做优增量上,创新管理方法,深挖管理潜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标准的、可量化、易执行、可评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有效推进全院各科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降成本,补短板,把管理做细,把技术做精,把服务做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2在医改工作中,扎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惠民服务

我院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口帮扶,积极践行基层帮扶的培训职责和社会责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人均药品费用管理、医保病人费用管理和耗材成本管理,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优化收入结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青年团员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门诊服务日”、“志愿服务在贵医”等院内志愿服务,义诊咨询、免费体检、健康宣教、慰问病困群体等院外志愿服务,引导员工无私奉献、回馈社会。

2.3在医疗服务中,大力加强考评监督,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我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开展医德考评、“医风竞赛”等活动,加强对各类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促进员工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行风检查、出院病人回访、社会监督员座谈会、病人公休座谈会,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结合门诊“一站式”服务创新开展门诊新流程专项满意度调查,多渠道收集病人意见,多角度倾听群众心声,全方位了解百姓诉求,全面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限期落实整改,积极改进服务。及时处理医疗投诉,限时办结信访案件,有效化解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在2017年开展“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估”中,我院的满意度位居广西区内同等级医院中上水平。

3健全管理机制,以制度文化建设牢筑回归公益性之根

医院制度文化是指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为确保医院顺利运行而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规范医院各类人群行为的措施的总和。[1]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保证。[2]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着力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务人员的趋利动机引导到公立医院公益性维护上来,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我院大力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人才、科研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以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努力锻造一支以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学科带头人为支撑引领,以技术精湛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中流砥柱,以基础扎实、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为发展储备的高素质人才梯队,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推动科研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添发展新动力。全面梳理管理制度,重点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细化岗位管理考核标准,绩效工资向高风险、高贡献科室和人员倾斜,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动性,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4提振员工士气,以精神文化建设汇聚回归公益性之力

医院精神文化是指医院在运行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3]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核心。[2]公立医院改革,要在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践行上突显公益性,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精神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精益求精的事业追求、仁心大爱的医德风尚和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努力为民众提供质优价廉、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我院透过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炼确立了以公益性为根基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打造品牌形象,使医院文化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为公立医院改革积蓄强劲能量、汇聚强大合力。

4.1立德修身树形象,培育优秀医院文化

充分发挥党群优势,积极开展参与度高、实效性强的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借鉴新加坡先进医院的文化建设经验,创新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使“团结、包容、奉献、高效”的核心理念成为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行为规范,引导员工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提升职业精神和工作效能;结合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推行员工职业着装规范,举办“道德讲堂”、新员工授帽授牌仪式、职业风采模特大赛、论坛讲座、操作竞赛、管理沙龙、文艺晚会、演讲比赛、摄影展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医院文化品位。每年举办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和管理论坛30多场次,尤其是成功举办国际医院管理论坛2期,为国内外医院搭建了借鉴先进经验、谋划发展战略、提升管理水平的广阔国际交流平台,增强了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提升了我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2宣传造势广推介,打造文化品牌形象

全面升级医院导视系统和宣传配套,形成一套清晰明了、简洁易懂的标识系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特色文化品牌形象。建设集学术交流、英语角、院史展馆、健康生活馆为一体的学术交流中心,构筑传承优秀文化、汲取前沿知识的精神家园。通过拍摄专题片、编写院志、制作宣传画册,记录发展历程,弘扬优秀文化。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医院的资源优势和好人好事进行推介,对医院的重大成果和重大活动进行造势,以医院的改革成效和创新发展鼓舞员工斗志,提升社会影响力,为医院发展凝心聚力、推波助澜。

在以公益性为根基的文化引领下,我院规模空间实现历史性突破,医院内涵同步升级,整体实力大幅跃升,业务规模屡刷新高,在医疗服务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幅度增长的同时,医改成效显著展现:2018年1-7月,医疗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对比增长10.84%;门诊人均费用同期对比增长2.49%,显著低于贵港市GDP增幅;住院人均费用同期对比下降1.87%,其中,药品占比26%,较上年同期下降19.62%;门诊人均药品费用、住院人均药品费用、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同期对比分别降低5.90%、22.99%、7.01%。

健康中国战略呼唤公益性的回归,随着新医改的深化,新时代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势必荆棘载途、困难重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立医院既要以劈波斩浪的胆识激流勇进,又要以顺势而为的智慧趁势而上,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摸索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之路,增强文化引领力,加快回归公益性,培育发展新优势,才能化挑战为机遇,转危机为良机,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赢取医院发展的步稳蹄疾、振翅高飞。

参考文献:

[1]王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竞争力[J].中国卫生事业医院,2014(11):694.

[2]王海娇,李静.从医院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J].医学与哲学,2012,33(458):56-57.

[3]张兰,黄艺蕾.浅谈医院文化[J].法制与社会,2009(12):299-300.

作者简介:

阮丽峰,贵港市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干事

黎军强,主任医师,贵港市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放射科副主任

地址:广西贵港市中山中路1号院邮编:537100

电话:0775-4200009电子邮箱:gydb20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