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恶劣天气下的变电站安全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基于恶劣天气下的变电站安全运行分析

张洁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变电运维室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恶劣天气是最容易引发变电站设备群发性跳闸的灾害类型。在不同的恶劣天气下,会发生不同的相继故障事故。例如气温在摄氏-3~0度并且有雨夹雪的气候下,绝缘子表面积雪结冰,形成贯穿的冰柱,伞裙间的爬距被具有一定导电性的粘雪层所短接,绝缘子的有效绝缘爬距减小,在绝缘子迎风侧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绝缘薄弱的通道。随着绝缘子积雪覆冰量的不断增加,有效绝缘爬距逐渐减小,桥接伞裙后,由局部放电发展为闪络。同一变电站内的设备所处的气象和环境条件相同,当某一设备发生闪络,站内与闪络设备相同的部分设备也处于临界闪络状态。闪络跳闸引起暂时过电压,极易导致设备相继闪络,从而引发大面积跳闸事故。

关键字:恶劣天气;风险;预警;应急

针对恶劣天气发生的特点,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以实现恶劣天气灾害能控、可控、在控,保障供电可靠性为总体目标,开展了防止变电站恶劣天气下大面积停电的“阶梯型四位”控制及处理体系建设。以动态预警管理为预防手段,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完善应急体系为控制手段,着力打造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以人才培养、对标提升、绩效考核为重要支撑,保障机制长效运转;以全员创新、规范创新管理为创新导向,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将更多好的想法应用到现场事迹生产中去。

(一)动态预警管理,有效控制气象风险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建立了以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全面覆盖变电站的气象风险分级响应机制。根据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通过智能调度决策和安全防御系统需要预知气象事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恶劣天气等极端气象事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例如,针对暴雪天气,把由生产调度通过短信方式及时准确的发布气象暴雪预警及电网预警。目前,公司将的冰雪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最高级别。蓝色预警标准为: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持续降雪;黄色预警标准为: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持续降雪;橙色预警标准为: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持续降雪;红色预警标准为: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持续降雪。

(二)完善应急管理,打造坚强应急队伍

1、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公司进一步确立防止恶劣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专业小组”的三级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和各专业小组职责。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监保卫部,是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部门,落实应急指挥部布置的各项工作,开展信息搜集、统计汇总、上报工作,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协调公司各专业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应急工作。各车间要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体系。

2、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开展针对应急演练

公司着力抓好应急队伍建设组织,组建公司变电、线路两个专业的抢修救援队。并在5个驻外分部成立小分队,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特长突出、装备先进、区域合作、快速灵活的应急抢修队伍配置,加强应急队伍组织管理,提升应急队伍执行力,确保了应急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全面的开展。

公司安质部统一安排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充分利用公司应急实训基地,加强应急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电网抢修恢复供电、各类应急装备的使用及维护、恶劣天气情况下的社会救援技能三大类培训项目,并在夏训、冬训期间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同时,结合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日活动,一线单位自主开展应急演练活动。集合自身情况,定期开展对应的应急演练,如极端天气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冰雪闪络等。

(三)构建支撑体系,保障机制长效运转

1、创新方式培养“双优”人才队伍

为保证管理方法执行到位,促进企业员工积参与,公司构建了一系列的支撑体系,保障机制长效运转。众所周之,人才是企业的灵魂,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双优”的人才队伍。

以“道德讲堂”、“班组讲堂”为平台开展员工精神文明教育,提升员工个人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公司组织了自上而下的“道德讲堂”活动,并形成常态化管理,着重宣讲身边优秀员工的爱岗敬业事迹。通过采取固定讲堂与流动讲堂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发动基层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设员工易于参与和乐于接受的道德教育平台。

建设网络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结合省公司“班组大讲堂”活动,由各基层班组专业人员制作讲课视频,在公司网站专栏内进行展播,全体员工均可按照学习需求选择观看对应的视频教学。通过网络教学,打通各工区见的距离壁垒,让专业知识在整个公司内部自由流通。

2、对标管理促进措施落实到位

公司通过将恶劣天气防控指标纳入公司车间及班组同业对标体系,保证了防止变电站恶略天气大面积停电的“阶梯型四位”控制及处理体系能够顺利落地。公司安质部通过建立对标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主要工作,坚持求真务实、力求实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指标管理,通过客观准确的指标数据,真实反映管理中的差距和问题。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恶劣天气导致变电设备异常发生次数”、“应急建设参与度”“防控恶劣天气安全培训次数”等若干客观指标。定期根据同业对标指标计算方法填写指标数据,对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并排名,找出各单位的差距。此外,公司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和省公司的相关规定,实行公司内部认定事件措施,降低设备各类事件认定门槛,督促各单位采取措落实恶劣天气防控体系,实现对标指标目标值的逐级、协同联动,减少冰雪极端天气导致设备异常、跳闸事件发生。

3、考核激励激发员工进取精神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执行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的好坏。正因为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进行绩效考核与激励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方法。公司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以激发员工进取精神为核心的考核激励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有力杠杆,促进员工积极履行岗位责任,精益安全生产。

公司建立了全员覆盖的绩效管理制度,办公室根据公司生产任务实际,每月下达公司级绩效计划。各工区根据公司绩效计划包含的工作任务,逐项分配绩效工作指标,细化到每名员工。每月底,按照员工本月实际工作量为主要评价依据,进行绩效打分,打分结果直接与员工收入挂钩。通过全员绩效管理,提升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与绩效管理对应的,是公司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体的考核制度。公司作为基层生产单位,生产安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指标。公司考核机制以《国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为指导,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跳闸事件,不仅考核直接责任人,对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业务领导逐级连带考核。通过考核,督促员工紧绷安全弦,保障安全管理的持续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