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腹腔镜与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春明张锦李军

崔春明张锦李军(辽宁省大连市妇产医院暨妇幼保健院辽宁大连116033)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218-02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A组)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B组)两种术式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日、住院花费等。结果手术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O.01);术后病率:A组显著低于B组(P<O.01);术后住院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O.01);平均住院费用:A组显著高于B组(P<O.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较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的优势更趋明显,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费用较高,医师在选择术式时应做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便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9月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6例(A组)及同期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2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非妊娠子宫肌瘤或子宫肌腺症,术前均行阴道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诊刮术排除宫颈及宫内膜恶性病变。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术式不同,将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子宫大小及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手术麻醉方式两组均采用全身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阴道冲洗3天,术前常规灌肠、禁食、留置导尿、备皮、给予阿托品术前准备。

1.4手术方式

1.4.1A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留置Foley导尿管,脐孔上缘横行切开皮肤10mm,气腹针于其中央穿刺形成气腹,Troear穿刺腹壁导入腹腔镜,在下腹两侧相应部位切开皮肤5或10mm。Trocar穿刺腹壁。采取腹腔镜下先探查盆腔,若有粘连,先行盆腔粘连松解,将子宫体上举并推向左侧,充分暴露右侧附件区。双极依次电凝右侧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圆韧带、右侧宫旁组织,剪刀剪断电凝带。同法处理左侧。剪开两侧阔韧带前叶及子宫膀胱返折腹膜,稍下推,剪开阔韧带后叶腹膜,清楚暴露子宫动脉及子宫峡部,用2—0可吸收线自制Roder套圈套扎在子宫峡部不收紧,紧靠宫颈内口处电凝并切断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变为紫色。子宫切割器旋转切割子宫体形成条状逐一取出。取出举宫器,用两把宫颈钳钳夹近宫颈阴道穹窿,将直径5mm校正棒自宫颈外口进入宫颈残端内口处,根据宫颈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筒状旋切器,腹腔镜直视下,以校正棒为中心,与身体纵轴平行,边旋转边推进切割部分宫颈及颈管内膜组织。取出游离宫颈组织,取出校正棒及旋切器。经阴道用2—0可吸收线8字缝合宫颈2针,腹腔镜直视下双极电凝残腔出血点,并8字缝合宫颈残端2针。检查创面及冲洗盆腔后关腹[1]。

1.4.2B组按常规手术操作步骤进行。

1.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均无大出血及临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

2.3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显著少于B组(P<0.01);平均住院费用: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

3讨论

3.1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近年来,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备受患者的青睐,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之一。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选择适当的病例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是子宫大小。二是子宫活动度。

3.2CISH应用价值[1]对维持患者正常性生活起到了一定作用。②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3.3CISH手术改进目前大多CISH术式处理子宫血管时采用线圈宫颈套扎方式,而对于大子宫、子宫肌瘤位于子宫下段或靠近宫颈时使用套扎方式,常有一定难度,技术要求高,操作困难,需要有经验者操作[2]。我们采用直接处理子宫动脉,这样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CISH优势CISH术式术中出血少,对机体损伤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患者康复快,减少了住院天数,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由于CISH术式留有部分宫颈,容易发生术后宫颈残端出血,这就要求对残腔止血彻底,双8字缝合宫颈残端时应注意不要留有死腔以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两种子宫全切除术各具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医师在选择术式时应做多方面综合考虑,严格掌握适应证,适当选择病例,以便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5—382.

[2]梁志清,陈勇,李玉艳,等.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2):1474—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