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该如何塑造自身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班主任应该如何塑造自身形象

陈代芳

(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中心小学校遂宁629000)

【内容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形象不仅影响管理质量,而且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树立一个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以期达到用形象来塑造人的目的。班主任要以身立教,做一个严厉的、宽容的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特殊的朋友。

【关键词】班主任形象以身立教严厉宽容朋友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都是班级群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个体的楷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形象不仅影响管理质量,而且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树立一个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以期达到用形象来塑造人的目的。我想,要做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得塑造一个良好的班主任形象!那什么样的班主任形象才是好的、合适的呢?

一、班主任要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最初与陌生人交往时,印象总是最鲜明、最敏感、最深刻的,起着先人为主的导向作用。常言道:“新官司上任三把火,踢开头三脚”,都是对建立第一印象重要性的总结和概括。班主任第一次给学生讲话时,不仅要注意讲话的思想性,而且要注重讲话的艺术性,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班主任既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平易近人。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班主任很有名气,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班集体也一定会成为先进的班集体。

二、以身立教

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传。为人师表,应做到以身立教。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善意的一群孩子,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这是因为:在求知的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在所有的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个体,班主任可以有很多缺点或弱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很正常,但是却不足以被学生接受。因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班主任应规范自己的言行,赢得学生的认同,不断地完善自我。为人师者,本也应以此为先。

三、做一个严厉班主任

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时常有人告诉我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没有距离,应该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亲近学生。诚然,人性化的教育是应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心灵,但若要以牺牲严格的管理为代价,将得不偿失。过于淡化距离,以讲情面去换取学生的近距离,最终只能陷入班级工作的恶性循环。班主任身上承担的重大的教育任务,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绝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放松。获取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应该用自身人格的魅力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严谨态度去赢得。对学生的严厉难道不是爱吗?我一直相信,严格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班级。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才能有效地避免班级学生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放任,避免集体班风与学风的涣散。

四、做一个宽容的班主任

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的转变与进步。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必然停止错误行为,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错和应有的正确行为是什么,弄不好可能钻牛角尖,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而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过错,并留心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误区。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

五、班主任要以爱之情期待学生,完善自我。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心灵沟通,没有情感融洽。班主任如何来实现期望和爱产生的巨大效应。首先,在班集体管理中,班主任要向学生倾注全部的爱。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达到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如:学生生病,班主任要主动看望、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班主任要伸出友爱的双手;学习退步了,班主任要主动热情去帮助他们……这些行为,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而且有可能使他们认为班主任讲的就是金科玉律。其次,“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班主任载有爱和自信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得学生的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映光影,照出美丽的图像……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班主任要做到:动之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在教育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我,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六、做学生的朋友

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班主任工作中不乏与学生的个别谈心与交流。有一次,一个1年级的男同学转到后面去说话,被我发现了,便批评了一顿。事后,我发现他上课一直低着头,再也不肯抬起来。我想,这个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只怕是伤心了吧!下课后,我把他单独叫到一边,问他:“老师批评了你,你是不是很伤心?”他轻轻的点了点头。我又接着问:“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批评你呢?”他小声说到:“因为我说话了。”“上课说话对吗?”“不对的!”“老师知道你现在之所以会很伤心是因为你是一个有自尊心、有上进心的孩子,老师很喜欢这样的孩子。你以后上课还说话吗?”“再也不了。”“那好,老师相信你。你要知道,今天老师批评你并不是因为老师讨厌你,而是老师想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你会加油的,对吗?”他重重的点了一下头。经过这次的交流,这个孩子在课堂上改变很多,听课注意力集中了,回答问题也更加积极了。我想,谈话还是有作用的不是吗?除了正面直接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更应该做一个良好的倾诉对象。现代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发言,再进行对症的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在人际交谈中,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在聆听,当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就能建立自信。因此,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取得信赖,赢得友谊。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其核心就是为学生的顺利成长铺路、架桥,我们应该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只要我们不断净化自己,天天都以愉悦的心境、面对学生,以心换心,做学生的贴心人,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不断探索新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手段,定能收获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