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优辅差同时完美实现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在数学教学中培优辅差同时完美实现的体会

陈官容

陈官容(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2-0025-01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简而言之,也就是常说的让差生不差,优生更优。因此,我们老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培优辅差,即教师尽心尽力去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而对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尽心尽力,使其取长补短,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的成绩决不可能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即便是再好的班级也不例外。有的学生学习时能心领神会,有的学生则不知所云,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其成绩实在令人担忧。面对这表现各异的学生、差参不齐的成绩,一个有责任心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及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既要防止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又要防止自暴自弃思想的萌芽。对这两种可能产生的不良倾向都要防患。而及时细致地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及时而细致地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才能使差生不差,优生更优,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呢?

一、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心中有数,有两方面含义: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过一次考试或一次测验,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基础知识答得怎样,解决问题得怎样;谁强谁弱,孰优孰差。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就去培优辅差,那只会是盲人摸象,有劳无益。心中有数,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教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二、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我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太好: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比比皆是。要想全面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对部分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就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让他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调整心态,耐心辅导等教育方法,使他们的成绩稳步提高,摆脱差生的困境。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我常常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差生的优点却不宜发现。所以,我们要转变看待差生的角度,帮助他们找到优点。除了经常表扬学生,还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

四、优化备课,向课堂要质量,

优化备课,向课堂仅有的时间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优先批改作业。作业练习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环节,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的必要手段。优生的作业书写规范,率高,批改起来心情舒畅,差生的作业费时。教学中我是做的:,差生的作业专业设计。的,设计简单的、模仿性的作业。(能力的而加大难度)。是的作业尽量当堂批改,随到随改,优先批改。最后是作业的评价,在作业的评价中,只打“√”,不打“×”错误的地方怎么办呢?只画一条横线,提醒学生红线上面有错误,改正。学生思考湖,会做了,就将错误的擦掉,填上的,老师看到改对后,在红线的末尾填上较长的“/”了不太规范的“√”,修改后仍是错的,红线不动,直至改对为止。既了学生的自尊心,了的荣誉感,又养成了有错就改的好习惯,也便于老师监督学生对错题的修改。反复的过程,个错题的被改正的,成绩一步一步了,我的目的也了。

五、在班级中建立学生“一帮一”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教师“只扶不放”的教学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逐层推进。

六、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几个关系。

1.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后进生应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2.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进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提高对后进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

3.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班主任要使后进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4.班主任应多给后进生一些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后进生的机会,几乎是空,选干、入团、上台表演等各种机会他们很少,而少数优生却身兼数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后进生,甚至一些职务可以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教书育人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得正确分析实情,遵循客观规律;是艺术就得讲究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其次,对自己要特别严,作为人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后正人,这是为师之道。行动就是无声命令。教师言行一致,对学生就有最大的说服力,教育就可能成功。

《新课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培养优秀生,提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民心是最大政治,正义是最强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形象进一步塑造,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为打赢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伟大斗争提供了重要引领。在治党管党的实践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凸显人民性;坚持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的统一,凸显规律性;坚持问题导向与鼎新革故的统一,凸显时代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升华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