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冶金工业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张娟娟

天津合泰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4

摘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一直都是安全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宗旨。相关的冶金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冶金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但在冶金生产工作中,冶金安全工程仍存在不足。本文针对冶金工程项目安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冶金安全工程;安全问题;措施

引言

我国的冶金工业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和加强,但是近年来发生的若干与冶金生产企业相关事件说明,我国冶金工程的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结合实际工程管理,必须从现在起不断对冶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加以更新和完善,并且须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为国内冶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冶金安全工程生产的特点

冶金生产工程中基本上都是具有连续性的,既包含了物理因素,又包括化学反应。生产的物质形态具备差异性的形态变化,其本身的构成复杂多变。气态、固体、液体或者是混合物的状态,在几者之间随意切换。同时,所生产的冶金物质可能会具有毒性、腐蚀性或者是易燃、易爆、挥发的特性。冶金安全工程的生产物资的原料所涉及的种类不计其数、相互之间极具差异性,各个材料之间的中介以及性质对于安全的冶金生产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性质如:熔点、沸点、凝固点、物质稳定性、腐蚀性等等。以上的物质的性质都是最为常见的,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这些。在保证各个物料之间的差异性的同时,时刻准备好相对的防护和急救措施以此来确保安全生产。

2、冶金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冶金安全生产的火灾问题

化学物料中有很多的可燃物质,主要是以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的三种形态存在。这些可燃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进而形成带有发光或者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燃烧造成的安全事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物质本身就是极具有可燃性的特质,其次是在含有氧化剂的物质或者是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催化助燃,最后是指诱引化学反应的物质能源存在,三个物质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三种形态的物质所带有的燃点不尽相同。助燃效果由强到弱的分析就是气体远大于液体,液体略大于固体。简单来说,气体本身的氧化物质以及分解能量经过受热极易产生化学反应。液体本身就有一定的水含量,在燃烧是必须要具备一定时间的蒸发,进而将水蒸气挥发掉,最后才能进行分解反应。固态的模式相对的更加复杂,就是要从本身的固态向液态和气态进行转化。

2.2安全生产引发的爆炸

爆炸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形式,前者是由于化学物质组成导致反应重组进而引发的爆炸事故。后者的化学反应爆炸源头在于物料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总体上来说发生爆炸之后的物质组成和性质都会发生变化。在爆炸发生之后会以各种的形式释放热能,热能的释放引发设备自身的压力急剧上升,继而导致设备机械振动、遭到破坏。

2.3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隐患问题

在生产运行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的设备类型多种多样,生产不同的产品是需要定制和使用不同规格的设备。但是设备本身的型号、规格具有不同的属性,上千种的设备型号一旦选择不当或者使用混乱就会极易引起冶金安全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因此,不仅在生产前对于生产设备要进行完好性和设备型号的检查,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错误的设备生产,不仅会拖累生产效率同时对于整个的冶金安全性来说其生产产品的质量也是有待考究的。

2.4资料的不完整导致安全隐患

在冶金工程开始之初,最先制定的就是产品的设计生产。对于生产冶金的资料来说就需要其具备极其严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对资料本身的完整度和严谨度也有着具体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靠着设计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即使再设计的后期还需要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工作。届时这些资料就是强有力的佐证依据。

3、冶金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措施

冶金企业的生产关乎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做好安全的冶金生产工作是企业运营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就是根据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相对应的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

3.1创建岗位安全评价制度

先进技术的推行始终是建立在基础的设备设施上。在整个的冶金生产过程中,采取各个岗位的安全评价制度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单元化管理,逐一的强化生产质量和标准,从源头上解决生产安全隐患问题。

3.2加强冶金企业的防火、防爆意识

在冶金企业当中,防火、防爆意识是需要每一个管理和生产人员都具备的意识。一旦发生安全隐患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常见的安全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举措,制定严谨规范的操作制度,创造出安全的冶金生产环境。对于易燃、易爆的物料要采取严谨的储存举措,分类管理、隔离助燃物质。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一直秉持科学的管理,将问题和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3.3实时监测设备的维修护理

对于生产的日常工作来说,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化学设备的废旧装备应该采取定期的废旧处理,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在拆卸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流程和合理的规定进行相关的操作。在前期制定出合理的预案,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在执行拆卸设备的过程中随时保持清洁和干净的场地。

3.4增加安全管理投资

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资本投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划分,将资本的作用最大化,同时能够使安全隐患最小化。冶金企业的投资应当让生产与设备这两者保持一个合理并且稳定的比例,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企业硬件设施诸如生产设备与维护机械的投入,不能为了增加收入而让生产机器进行高负荷工作,每一件设备都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与更新。企业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淘汰一些老旧设备,引进新设备进行高效生产。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平稳发展,依旧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这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收益,还会阻碍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企业要引进一些更为先进的符合行业发展大势的新方法,进行自身生产方式的革新,避免老式发展道路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3.5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是否高效,这就需要化工企业加强其员工队伍的建设。首先,冶金企业可以组织定期的员工专业技能培训,辅之以严格的培训考勤与反馈制度,来促使员工积极参加培训,进而提升冶金企业生产人员的生产水平,提高其工作技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其次,冶金企业要不断加强人才管理阶层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促使冶金企业高效运转。再者,冶金企业也要为正常生产过程制定相对应的监督体制,实行不定时车间抽查,不断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不断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最后,冶金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安全管理文化,定期举办安全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宣传,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做好安全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冶金工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危险性,这直接影响到冶金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安全。因此,冶金工业应该对安全管理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适当增加投资、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确保产业实现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冶金工业气体安全技术协会2008年年会在深圳召开[J].深冷技术,2009(02):4.

[2]张颖浩.浅谈冶金工业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冶金,2007(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