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中的个性化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民族唱法中的个性化表现分析

唐博

唐博

[摘要]民族唱法体现着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针对当前民族唱法风格单一化的问题,笔者“主张个性,拒绝平庸”。本文通过对声乐艺术的共性中求个性、风格中显个性、处理中展个性进行论述,对个性化在民族唱法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求抛砖引玉,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唱法个性化风格表现

中国民族声乐广义上包括传统的或现代的民歌、戏曲、曲艺等演唱,现在我们经常说的民族唱法是指演唱中国民歌所运用的方法,是中国民族声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中国文化、中国语言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戏曲、曲艺、民间民歌小调精华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发声并代表广大人民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的歌唱方法。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民族唱法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唱技巧,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演唱方式,而且还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唱方法。随着民族唱法的发展,其既需要多样化的发展,更需要体现演唱者的个性化。个性化是展现演唱者个性魅力的关键,对提升歌曲的审美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唱法中要想将表演者的演唱个性充分的表现出来,应该从演唱技能、风格特色、作品处理等方面

一、强化技能,共性当中求个性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借鉴吸纳了西方声乐艺术中的歌唱技巧,进而不断成熟和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属性,最终形成了相应的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我们都知道,共性的科学训练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环节。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林说:“在掌握了科学训练方法的同时,就要结合民族声乐的个性,去引导和训练”。共性,即科学的方法;个性,即民族特色,乃至个人风格。因此,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强化技能练习,要先共性后个性,共性当中求个性。

(一)科学的呼吸方法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经说过:“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算走上了可观的文艺高峰的第一步”,我们也经常说“歌唱艺术是呼吸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对于演唱者的音域扩展、声区统一等都大有益处。

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气沉丹田”,要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的基本要领是在保持喉咙打开的状态下,像深深的闻花香一样,使两肋扩张,横膈膜下降,以使气息吸的深而多;在歌唱用气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持吸气的状态,让腹肌有控制地慢慢收缩压迫腹腔,使腹肌向外的张力与收缩里形成一种平衡的对抗,这种力量的对抗,就是我们歌唱中所需要的动力。我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呼吸方法后,才能在民族唱法中灵活的做出调整。根据民族唱法的发声需要我们甚至可用气声或是胸式呼吸法,例如在许多民族歌曲中,我们需要运用假声、滑音、颤音等,为了声音的灵巧表现,此时我们的呼吸支点可稍上浮,不能再像美声唱法那样始终将呼吸僵在腹部。

(二)合理的混声共鸣

所谓共鸣是指人在歌唱时,利用呼吸通道中的空气,将声带发出微弱的基音增响、共振,以形成歌唱发声的共鸣音响。歌唱艺术中十分重视声音的混合共鸣和高位置的运用,我们通常把“歌唱乐器”——人的歌唱共鸣腔分为头腔、口咽腔和胸腔三大部分,并强调在兴奋、积极、深吸气的状态下通过调整各共鸣腔的运用比例来进行歌唱。混合共鸣的调整与使用,不仅解决了歌唱中声区统一的大问题,还能使歌唱的声音更加丰满圆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鸣腔体的运用是歌唱的共同科学途径。在民族唱法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声乐作品来调整共鸣腔体的运用,从而体现出不同歌曲的风格特点。积极的调整腔共鸣体是音乐表现的需要,将所有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根据音高的变化来调整腔体的大小和音色的明亮,才能以形成稳定的共鸣通道。在民族唱法中,总体来说,除假声外,歌唱中我们都是使用以头腔为主的混合共鸣腔体,随着音区的变化来调节真假声使用的比例,从而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获得明亮、集中、甜美的声音色彩。

(三)动人的情感表达

艺术的魅力在于表现情感,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在艺术王国里,歌声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的发声技术是为歌唱的内容服务的。在歌唱过程中,我们运用歌唱技术的各项技巧,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词曲作者的意图;为了使歌唱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具有动人的美感,我们必须把对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引起听众的共鸣,拨动听众的心弦。

民族声乐顾名思义,是具有浓烈民族情感、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声乐演唱。民族唱法中非常讲究声情并茂的演唱,在平时的声乐学习与演唱中,我们要坚持“以情带声”的方法,坚持“情”前“声”后的原则,用内心的情感与优美歌声的有机结合来深情的演唱。民族唱法的作品演绎,我们要置身于作品的情景当中,深入体验,为其感动,以放松而又充满激情的状态进行演唱。当我们“声情并茂”的把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民族性感情特色与自己的演唱风格和音色特征融为一体时,才能体现出“个性鲜明”的自我。

二、立足特色,风格当中显个性

中国民族声乐的歌唱艺术是经过声乐艺术工作者与广大群众长期的艺术实践,最终确立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演唱技巧和艺术审美经验的艺术体系。在民族唱法中,我们应该立足民族特色,以民族语言作为根基,贯以特质音色、独特润腔、地域特色等个性特点。

(一)准确的歌唱语言

歌唱艺术风格的核心是语言,语言是形成歌唱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中国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唱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方言与语言音调上。与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一样,民族唱法演唱中非常重视歌词含义的表现,在演唱中要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让听众能听懂词意,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我们日常在电视中聆听民族歌曲时,一般不用看电视下面的歌词字幕就能听明白歌手在唱什么,这就是由于民族唱法对“字正”的表现,发音标准才能达到“字正”的要求,才使“腔圆”变得有意义,腔圆即追求唱腔的圆润流畅。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我国讲汉语的人占9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的人口最多,汉语是我国主要的交流语言,由于汉语的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地域中又形成各种方言。语言学家将汉语分为八个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区”、以长沙为代表的“湘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区”、以广东梅县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区”、还有“闽南方言区”和“闽北方言区”。[8]每个地方语言的声调、调值、语音、字音、韵味决定着不同地域的声乐风格特点,因此,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歌曲在演唱语音上有所调整,以便准确的表现当地民歌的特色。根据歌曲风格运用演唱语言,才能彰显演唱者的个性风采。

(二)特质的个性音色

中国民族声乐普遍具有“甜、亮、水、脆、柔”的声音色彩,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声音色彩,我国的民族声乐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声乐演唱方法。因此,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与演唱中,我们要重视具有特质的个性音色的调整与运用。

声音的运用应随歌曲风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演唱技法来突出其不同色彩。与西方多语音的演唱相比,我国的民族演唱主要是以汉语为主,汉语语音在发音和共振时的特点,本身就使得汉语演唱具有独特的音色。汉语的发音特点,要求民族演唱的声音要明亮、集中、靠前,演唱者在演唱民族歌曲时其声音的共振中心应该是比较靠近上口盖的上前方,演唱的声音要要开朗、明亮的感觉。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声音共振点应该位于演唱者的上口盖的中前部位,感觉声音都往这个部位发射,使口腔与胸腔、头腔形成一条抛弧线;同时,演唱者在用民族唱法演唱歌曲时,其声音应该要呈现出垂直线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种声音的垂直性,使得民族唱法的共振范围较小,音色才更显集中、清脆。

(三)独特的润腔技巧

民族声乐在音乐艺术领域确立了质朴、柔美、亲切传神的审美追求,“润腔”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技法,无论我们演唱什么声乐作品都需要润腔,如果民族声乐中“润腔”技法不准确,就等于失去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在审美价值。润腔就是在演唱歌曲的基本旋律时加入一些音高和时值变化较多的音,是我国民族声乐中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歌曲中润腔技术的掌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在对各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为了表现当地民族和地域的风格需要的演唱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加上地域辽阔,每个民族所居住的自然风光和地貌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例如青藏地区由于其地域辽阔,其歌曲旋律往往悠扬奔放、宽广高亢;内蒙古地区其独有的草原文化,使得其歌曲也风趣潇洒。正是由于每个地方、民族都带有不同民族地域风格,才使得民族歌曲具有奔放的活力,因而民族唱法的歌手在演唱民族歌曲时要考虑到其所属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中讲究“抖腔”、“煞腔”、“顿腔”、“挫腔”、“摔腔”等多种润腔技巧,我们根据歌曲风格的需要,通过使用具有地方色彩的润腔技术,才能体现出歌曲风格和思想情感,赋予歌曲独特的民族和地域风格。

三、把握作品,处理当中展个性

个性体现的是一个人独有的心理品质,是表现个人情感的工具。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除了要表现歌曲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还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融入到歌曲演唱中,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在这个演唱过程中应该是展现个性的过程,演唱者在把握处理作品时结合自身的艺术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结合时代气息和民族色彩,体现出自身的显著特征,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个性。

(一)分析理解作品

歌者只有对所要演唱的作品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只有在对作品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体现歌者自身的个性特点。因而,要想在民族唱法中表现个性,首先要对演唱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主题、内容、情感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理解作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歌曲作品的地域和民族风格进行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歌曲,具有不同的演唱风格,例如,在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就要了解江苏民歌委婉秀丽的特点,在演唱时要将江南女子的秀丽婉约给表现出来。二是对歌曲作品的体裁和唱词内涵进行分析理解。在把握了歌曲整体的民族风格之后,就要对歌曲的体裁形式进行分析,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分为几段,其旋律强弱随着曲式的变化有了怎样的改变等等,对这些进行分析理解,能够帮助歌者了解歌曲情感表达的起伏变化,让歌者能够对歌曲演唱中的情感变化进行设计,以求更好地在副歌时将作品感情表现出来。三是对歌曲的创作意图和原有风格进行把握。歌者要想在歌曲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就要对作者原来的创作意图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表现自己个性的同时不影响作品思想的表达。

(二)艺术处理作品

在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进行把握后,演唱者就要运用自身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来处理作品,并通过艺术处理将作品的内在思想和感情完整的表达出来。歌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再创造通过演唱者的艺术处理,把无声的旋律变成运动着的音响,把无声的歌词唱成鲜活的情感,把歌曲中的形象变成活的艺术形象。

对民族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首先是丰富的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通过演唱者在演唱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歌曲中描绘的情境在脑中展现出来,并想象自己就在歌曲情境之中来演唱的方式,以达到准确表达歌曲情感的目的。由于每个人的想象不同,这为演唱的个性发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艺术想象,能够准确地将歌曲的情感和所描绘的景色给表现出来。其次是个性处理。独创性是最能体现民族唱法个性的艺术处理方式,是对歌曲作品的二次创作,是体现歌者个性的最佳形式。优秀的民族歌手通过对歌曲进行独创性处理,使得歌曲带有鲜明的个人演唱风格,促进了民族唱法的丰富发展。其三是独特换气。换气技巧的运用对于表现民族歌曲情感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在演唱中有的是一小节一换气,有的是几小节一换气,而具体的换气方式要歌者根据歌曲的民族风格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确定,独特的换气技巧是展现歌者个人演唱个性的重点。

(三)倾情演绎作品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与个性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情感的倾情表达,能突出演唱个性风格的特点;而个性风格的体现,也是“声情并茂”的要求所在。在实际演绎过程中,歌者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演唱技巧、嗓音特点来发挥自身的演唱个性,将歌曲和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感的主题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在演唱时歌者还要表达出自己本身所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以增强民族歌曲感染力。

心灵的投入,是倾情演绎作品的最高境界。歌者在演绎歌曲时要置身于作品的情景当中,去深入体验,为其感动,受其感染;要注意将歌词、歌声和情感统一起来,让听众能够清楚知道歌中所唱的内容;同时运用艺术技巧将歌词用自己或优美、或激昂的歌声唱出来,通过当时演唱的感受将歌曲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实现歌词、歌声和情感的统一,用自己的个性演唱去感染听众。民族唱法的演唱过程就是展现我们自身音乐个性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外在歌、舞、演的形式将自身的演唱个性充分表现出来,以求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从而激发听众的情感和对歌曲的思考。只有这样也才能促进民族唱法个性化的发展,为民族唱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四、结语

在艺术领域里主张“科学”第一还是“个性”第一,这是个长久争论的话题;艺术要张扬个性,拒绝平庸,科学的共性应该要为个性的发挥服务。民族唱法中的个性化表现,就是把歌曲从歌词到音乐的理解,通过用优美的歌声把所创造的声音形象和语言形象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化表现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演唱魅力,需要对歌曲的风格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并通过歌声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民族唱法的个性表现其实就是以纯熟、个性的音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来弘扬民族声乐风格,并通过展示民族声乐风格来促进演唱技巧的进一步系统化、民族化,从而推动中国民族声乐更快、更好的发展。

注:

[1]刘栋梁.对文化生态视阈下“唱法”跨界的思考——谈民族唱法通俗化[J].音乐创作,2013(01).

[2]王世飞.从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多元性发展前景中谈其个性的要求[J].戏剧之家,2012(11).

[3]李芳屹.从“土洋之争”到“土洋结合”——浅谈建国后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3(03).

[4]王翼亭.风格小议——由青歌赛民族唱法引发的几点思考[J].音乐创作,2012(01).

[5]张丹.谈通俗演唱中不同的演唱形式与不同音域的音色特点[J].音乐生活,2012(01).

[6]滑静.略论当代民族唱法音色审美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音乐,2011(04).

[7]孟新洋.以我为主,借鉴为辅——谈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吸收与借鉴[J].艺术评论,2011(11).

[8]人物交流论坛,民族声乐风格的多样化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傅翠屏著.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

邮编:417000

(责任编辑陈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