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崔士尧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会计管理体制己从以计划经济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讨了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影响

引言

2017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2018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涵盖了目前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多个方面,在对资产的确认以及计量、披露等方面更贴近国际惯例。同时,新准则也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对提高各类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新会计准则指2017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38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体系将成为促进当代中国企业真正发展的又一制度性推动。新建立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起统御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总体要求等,它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第二个部分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它对我国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

第三个部分是应用指南,规范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作为整个准则体系共同的应用指南,规范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处理、报表体系的构成、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

(二)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约束,它是确立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之间的桥梁。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透明度的核心内容。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借鉴了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该坚持的会计质量要求,并把新会计准则单独列为一章,提高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程度,必将对会计透明度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中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内容完整性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且内容完整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透明度的基本特征。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

2.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价值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3.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颇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

1.提高了对企业和财务会计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且阐明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

2.引入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

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3.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了调整

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取消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4.对无形资产准则进行了变革

5.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面作了变动

旧企业会计准则基于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企业对已发生减值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随价值的恢复在计提范围内予以转回。

6.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变革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7.对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发生变革

新会计准则不仅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对合并报表基本理论进行变革。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8.扩大了信息披露的范围

在一定的经济约束条件下,会计信息披露越充分,信息使用者获得的相关信息就越多,所做出的决策就更符合其需要或利益,新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信息披露的范围。结论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新会计准则体系构建了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一致并保持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强化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理念。虽然新会计准则在具体的实施中,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可能被非法牟利者利用,但是通过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完善企业外部监管网络,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全面实施必将有效地规范我国的会计工作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军.解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特点与创新[J].对外经贸财,2007,(10).

[4]马永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确立背景、特点及影响剖析[J].会计之友,2008,(5).

[5]刘毅彬.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

[6]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J].会计研究,2007,(4).

[7]黄金仙.新会计准则的价值意义及特征评述.

[8]马玲.公允价值获取的三个现实来源.今日南国.2008,(10)

[9]Zeff,S.A.TheRiseof“EconomicConsequences”[J].JournalofAccountancy,1978,146(6):56-63.

作者简介:崔士尧(1992.07-),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四川人成都市四川大学会计专业,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