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

杨丽萍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月子中心;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方法通过对产科护理人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孕产妇及家属方面的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健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落实安全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等来全面的提升产科护理安全性。结果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控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真正的减少了产科的护理纠纷和安全问题。结论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空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真正的减少了产科的护理纠纷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产科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活动和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责任、技术或其他方面原因引起的非故意、非预期、非计划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由于护理风险的存在往往会造成结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引发护患纠纷。产科存在的风险种类比较多、环节比较多、质控点多、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及时分析、发现并有效处理产科护理风险,已成为当前月子中心产科护理面临的迫切问题。

1、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产妇心理障碍,产妇及其家属缺乏积极配合

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体内的激素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导致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其出现紧张或者自我焦虑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容易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抵触的情绪,以致整个护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1.2、护理人员因素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加上理论知识不完备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难以适应新的医疗水平需要。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任,有的护理人员违反技术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护理差错。这些均成为产科护理风险的潜在因素。

1.3、护患沟通因素

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足,只重视专业技术操作,往往会造成误解,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冷、硬,对患者没有同情心,缺乏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对有关护理风险不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明,需要病人术中配合时讲解也不够明确。在执行操作时,不注意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不满意。

1.4、文书书写因素

文书书写因素是临床护理风险的潜在因素之一。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客观准确的记录,反映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临床护理的科研、教学以及医疗事故的分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部分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书不认真仔细,导致护理记录在内容及客观体征的描述上存在不足,错记、漏记的现象时有发生,易发生纠纷。

2、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

2.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真正的杜绝产科护理安全和纠纷问题,首先一定要重视在制度上的缺陷问题。制定出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紧急预案措施等,以此来为产妇和婴儿的安全作出保障。同时,由于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纠纷率高的科室,因此作为护士一定要建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并且要绝对的尊重产妇及其家属,从而将各种问题的发生降低到最小范围,强化安全管理的质量。

2.2、提升护士人员素质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个人素质对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来说是影响最为深刻的。因此,在产科的安全管理当中一定要注意提升护士人员素质,保证护士能够将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以微笑面对工作,并抱有绝对的热情。同时要在工作中严格的遵守各项操作制度,保证能为产妇提供好的服务。

2.3、加强法律意识

产科护理是一个动态服务过程,不仅需要产程观察,同时还需要进行产后母婴观察和护理工作,因此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保证能够如实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以便于在发生冲突以后参考应用,减少纠纷问题。

2.4、规范护理程序,重视细节

由于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产程变化相对比较复杂,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都有可能留下医疗隐患,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细节的管理。婴儿出生后应该及时核对产妇的姓名、婴儿的性别、体重,并在右臂系腕带标示信息,以免混淆婴儿,做好查对工作。在给婴儿洗澡时,避免多个婴儿同时洗浴,水温适合,避免婴儿烫伤。此外,还应加强交接班制度,在患者床边落实好输液、管道护理以及各种治疗,维护医疗安全。护士长应加强平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5、加强带教和培训,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根据科室的特征及新上岗护士的个人情况拟出带教计划,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的知识,使得这些新生力量能够得到系统规范的学习,尽快适应科室的工作,有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护士长还要进行定期的常规护理以及临床操作技巧的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此外,还要针对产科常见的一些急救操作及处理进行培训,如:新生儿的心肺复苏、产后大出血等能够顺利配合医师完成抢救任务。注重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产妇入院后应当为其讲解住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和安慰,使孕妇能够安全渡过生产期。

总之,由于产科护理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到母婴健康,因此不断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任何一项影响因素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都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基于此,对影响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秀萍.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2):126+129.

[2]栾士清.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4):159.

[3]梁新,姚黎军,鞠建新.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09):290-291.

[4]白丽萍.浅谈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46.

[5]何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2014-2015.

[6]曾秀华,刘伟雯,黄苳莎.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