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部损伤的临床抢救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急性胸部损伤的临床抢救护理分析

左锴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急生胸部损伤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胸部损伤患者38例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抢救护理,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患者及家属相信正确、及时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士对胸外伤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急性胸部损伤;抢救;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44-02

胸部损伤是指胸壁、胸膜及胸内各种脏器受到外界致伤因素作用所造成的损伤。主要是胸痛,常位于受伤处,并有压痛,呼吸时加剧,尤以肋骨骨折者为甚。常伴有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者有休克等表现。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胸部损伤患者38例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胸部损伤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车祸伤20例,跌伤10例,刀伤8例。其中单纯肋骨骨折8例,肋骨骨折伴血气胸26例,外伤性膈疝2例,肺不张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憋气、胸闷、胸痛。

1.2处理方法

根据胸部损伤的范围、部位、性质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如胸膜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封闭伤口、剖胸探查术等。

2.护理

2.1评估与判断

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结果等,以评估肋骨骨折的数量、血气胸的来源与程度、气胸的性质、有无胸内器官损伤等。

2.1.1连枷胸相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伤部肋骨的前后端失去支撑,该处胸壁软化,发生浮动,造成反常呼吸运动,应用厚敷料或大棉垫加压包扎患处胸壁,以消除反常呼吸。

2.1.2积气量多的闭合性气胸胸片提示肺萎陷>30%,并有明显的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应立即行穿刺抽气或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维持胸膜腔引流管通畅,观察胸膜腔引流漏气程度[1]。若胸膜腔引流瓶内不断有大量气体溢出、患者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咳嗽、咳痰、咯血,提示可能有肺及支气管严重损伤,应行剖胸探查并修补裂口。

2.1.3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常见于较大的肺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患者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休克、伤侧呼吸音消失,胸片示肺萎缩、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胸膜腔穿刺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抽气后症状好转,但很快加重。应迅速在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行粗针头穿刺减压和胸膜腔引流[2]。同时做好手术探查准备。

2.1.4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观察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胸腔引流液的颜色、量等,若患者有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或血压虽有短暂回升又迅速下降,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持续降低,胸腔闭式引流血量≥200ml/h并持续2~3小时以上,胸膜腔穿刺抽血很快凝固或因凝固抽不出,且胸部X线提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等,提示可能有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应迅速作好剖胸止血术的准备;若出现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等心脏压塞征,应迅速配合医生行剑突下心包穿刺或心包开窗探查术,以解除急性心脏压塞,并尽快做好剖胸探查术的准备[3]。术前以快速输血为主,其他抗休克措施为辅。若发生心脏骤停,须配合医生行床旁开胸挤压心脏,解除心脏压塞,指压控制出血,并迅速送入手术室继续抢救。

2.2维持呼吸功能

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及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予以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2.3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心输出量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在检测中心静脉压的前提下,补充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4减轻疼痛与不适

对肋骨骨折患者可采用胸带固定,也可用1%普鲁卡因作肋问神经封闭。对连枷胸患者可协助医师采用巾钳夹住浮动游离段肋骨的中央处,将其悬吊牵引;或采用手术进行肋骨内固定。当患者咳嗽或咳痰时,协助或指导患者或家属用双手按压伤侧胸壁,以减轻疼痛;告诉患者疼痛时不要硬忍耐,可向医护人员、家属反映,以便及时止痛;遵医嘱应用止痛剂[4]。

2.5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沟通,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持续的时间及预后,帮助患者尽快接受意外创伤打击的事实,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与护理。

2.6休息与活动

嘱患者早期活动,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振奋精神。活动量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以活动后无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为宜。床上腿部运动练习,以避免腓肠肌血栓的形成。生命体征平稳后,应鼓励及协助患者下床或在床旁站立移步或围绕病床在室内活动3~5分钟,以后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活动量。

2.7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7.1胸腔感染、脓胸开放性损伤或血胸患者易导致胸内感染。要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观察胸引流的颜色、性状等;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2.7.2肺不张鼓励和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作深呼吸运动;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用祛痰药以及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并促使其排出,必要时经鼻导管深部吸痰或支气管镜下吸痰。予以胸背部叩击,方法是:将双手手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120°,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部力量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各肺叶和背部15~20min。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疼痛为宜,应选择在餐前半小时、餐后2小时进行,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折处。协助患者翻身、扶坐,鼓励尽早下床活动[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7.3压疮常见部位为骶尾部、足跟、坐骨结节处及两侧髂棘。应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保持床褥柔软、平整、干燥、清洁;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气圈或气垫床;协助患者排便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损伤皮肤。

3.讨论

根据病情,放置于复苏室或抢救室。立即开放静脉,输液输血,防治休克。患者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少量血胸不需胸穿抽血,应观察血压、脉搏,若无明显变化可不做特殊处理。中量血胸应尽早胸穿抽血或引流积血。进行性血胸在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早剖腹探查止血。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使其消除紧张情结,配合治疗。神志清醒者应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昏迷者尽早鼻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马晓艳,王风莲.196例胸部损伤的临床急救处理与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6):82-82.

[2]杨富丽,李言笛.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救处理措施与护理干预[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9):00081-00081.

[3]李冬菊.胸外伤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80-81.

[4]吴民俊.严重胸外伤的临床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544-545.

[5]邢桂荣,孙玉珍,毛铁英,等.53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