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刚

李刚

安康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目的:讨论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一2012年7月,明确诊断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64例的CT资料,分析卵巢良性囊性病变在多层螺旋CT下的表现,及与相似病变和恶性病变的区别;结果:在64例病例中,有单房薄壁性囊肿56例,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5例,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及与恶性病变鉴别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卵巢良性囊性;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88-01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ionofovarianbenigncysticlesionsofmultislicespiralCTin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ofJuly2010toJuly2012,definitediagnosisofbenignovariancystspatientsof64caseswithCTdata.Analysisfeaturesofovarianbenigncysticlesionsinthemulti-slicespiralCTandandsimilartothedifferencebetweenthelesionandmalignantlesion.Results:in64cases,singleroomthin-walledcystin56cases,realnonuniformthin-walledcystin5cases,multilocularcysticwallthicknessunevencysticmassesin3cases.Conclusion:itisvaluablefor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ovarianbenigncysticlesionsbymulti-slicespiralCT.

【Keywords】ovarianbenigncystic;multi-slicespiralCT;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女性卵巢组织解剖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各种肿瘤,据有关报告,卵巢位置的肿瘤种类最多,在全身各大脏器中占首位。因为其生理结构不同,它发生的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而且以囊性肿瘤居多,但拖延不治,不排除发生癌前病变可能[1],所以,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关系。传统上对卵巢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以B超检查为主,但因为诊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容易误诊和漏诊,因为CT机能直观清晰的观察脏器内部解剖结构形态,及时发现病变组织,被妇科临床利用起来,成为检查卵巢肿瘤的重要手段。笔者收集整理本院2010年7月一2012)年7月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患者资料,分析其CT下影像表现,希望为提高对卵巢良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提供更多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一2012年7月,明确诊断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64?例,包括30岁以下7例,31-45岁25例,46-55岁24例,56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为46.7岁;病程最长的3年,最短的4个月,平均病程1.5年;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42例,腹部胀闷不适28例,阴道在非经期有不规则流血4例,无明显症状16例,有两种或以上症状19例。

1.2检查方法

在检查前的8小时内,叮嘱患者进流食。在检查前排大便,大量喝水,直到自觉膀肤有充盈感,并于检查前30分钟灌服2000m1的2%的复方泛影葡胺[2]。仪器选用西门子厂家生产的多层螺旋CT,参数设定为,工作电压:130千伏,工作电流:150毫安,扫描层厚:5-8毫米,层距:5-8毫米,矩阵:512*512,速度:2.5ml/s。扫描范围:上缘至两侧骼峭连线,下缘至耻骨联合下缘[3],并随病变置扩大范围。必要时进行冠状位重建,以弥补CT轴位不足。

2结果

在64例病例中,有单房薄壁性囊肿56例,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5例,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3例。

3讨论

卵巢良性囊性病变在卵巢病变中占很大比例部分,技术要点之一是判断是否来源于卵巢。卵巢位于子宫底的后外侧,而且受大肠、子宫、膀肤等影响,位置会有相应移动。如果病变较小,或者病变位置典型,CT下可有直接征像,而且其定位精确简单,准确率达98.7%以上。如果病变较大,定位相对困难,扫描范-围需酌情扩大,甚至到达中下腹大部分至剑突下,卵巢本身不固定,移动性较大,而且由于病变的挤压,周围组织器官移位,或者正常生理标志或解剖位置消失,需要结合体表征象判断,归纳出病变是否源于卵巢。因为卵巢营养和血供在于卵巢动脉和卵巢静脉,所以发生卵巢肿瘤时,相对应的卵巢血管灰有不同程度的增粗,这也是CT下提示卵巢病变的重要证据之一[4]。CT表现为囊内密度不等,原因是因出血的时间和多少所不同导致,发生多房样囊性病变,扫描可见囊壁强化,且呈多环不规则形。子宫囊腔增大,血液流入直肠子宫窝或者盆壁间隙,引起纤维增生和周围粘连,较小肿块被包裹,则CT下会认为是实质性肿块,与功能性囊肿难以鉴别,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根据患者月经史,重点是有无痛经史来进行鉴别诊断。

卵巢良性囊腺瘤和囊性畸胎瘤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囊腺瘤壁薄,直径大,一般囊肿肿块直径均大于lOcm;CT值设定在0-15Hu范围内,浆液性囊腺瘤为密度均匀单房囊性肿块,边缘清楚,并且囊壁内面光滑,少量伴有乳头状突起,或有沙粒体,突起是钙盐沉着形成,也是检查该肿瘤重要特征;如果边缘粗糙,包块密度不均,考虑恶变可能。卵巢囊性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只是以囊性为主的脂肪密度区肿块,囊壁光滑伴有钙化,‘浮球’征,特征性改变为脂液平面;囊性腺纤维瘤或卵泡膜细胞瘤少见,起源于生发上皮和性索间质,表现为边界清楚单侧卵巢囊实性或实质性肿块,但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一般需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所以,多层螺旋CT对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赛音巴持尔.卵巢肿瘤的CT鉴别与诊断[J].医学信息,2010,(4):1012一1013.

[2]彭剑峰,严宗伟,张向群.卵巢囊性病变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2(4):255一257

[3]金克斯,努尔古丽,马军?卵巢良性囊腺瘤与囊腺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吉林医学,2011,32(25):5298-5299.

[4]陈龙兴,程鸣,杨世埙?子宫附件良性囊性病变的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14(3):226-230

作者简介:

李刚,西安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