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办学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浅谈办学理念

梅丽荣

梅丽荣/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办学理念是大学人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本质上是指要把一所大学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而其核心则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之“魂”。

1、学生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原点问题;2、教育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问题;3、学校的教育理念反映在办学理念上。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

一、引言

什么是“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一词日益成为教育界领导们经常使用的术语。学校通过教育究竟要获得什么?这是办学理念需要明确的教育价值观问题。

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办学者能主动地把先进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是办学灵魂之所在。是办学者对自己所办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并且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它是校长教育信仰与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在贯彻教育方针中表现出的办学谋略,是校长办学实践和感悟的结晶。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先进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时代特征,具有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指导作用。

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

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

二、学生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原点问题

因为任何学校的根本目的地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无论其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学生观问题上,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学生是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然是一种“知识的容器”、“品德袋”。

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明确指出,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一个生命的火种,精神的火种、心灵的火种!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对学生的理解,一定要超越机器时代、进化论时代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天性、兴趣和需要,如杜威所揭示的制作的兴趣、探究的兴趣、语言社交的兴趣和艺术的兴趣等;学生观还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观,办学理念应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教育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问题

没有教育观的办学理念是伪理念、假理念。人们经常说,要转变办学方向,转变教育思想,指的就是教育观的转变。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清晰地回答教育观问题,只有正确的教育观,才会有正确的教学观、课程观、德育观、知识观、美育观、体育观,教育过程观、教育手段观、教育方法论以及教育质量观、教育评价观。而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

学校通过教育究竟要获得什么?这是办学理念需要明确的教育价值观问题。

从办学理念中能够透视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即切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提供的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发展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占有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观,养成负责人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具备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切实奠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学会生存”四大价值支柱。

四、学校是一种文化组织、教育组织、社会机构,也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场所

办学理念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因而,办学理念不能回避对学校的理解。我们如何理解学校,就会如何决定学校行为、学校思维乃至整个学校生活方式。作为办学理念,我觉得应渗透如下对学校的基本理解。

第一,学校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一种社会组织,是将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统整的组织。

第二,学校是一种充满着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与发展型的文化组织。精神感染力是文化组织的基本标志。

第三,学校是具有文化品位的场所。有品位的学校应具有合作与交往的文化、研究与创新的文化、人本文化。

第四,学校是物质环境与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优质生活空间。环境的人文情调和人文关怀的彰显;环境和资源进入学校中人的生活,学校应具有“家”的亲和力。

合理的办学理念应凝聚着学校的教师观、学生发展观、教育质量观等丰富的内容,因为合理的办学理念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教育政策,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社区背景,以及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

五、小结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没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大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办学理念就好比远处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办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进廷,浅论高校的办学特色[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9期

[2]王春利,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