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潘锡君

潘锡君(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315400)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提高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23例26指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观察。结果25指成活,1指失败。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是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逆行法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290-01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26指指尖完全离断患者,急诊予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术,结合一系列的护理治疗。最终成活25指,坏死1指,经半年随访,功能外形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26指,其中男15例17指,女8例9指;年龄12~43岁,平均25岁。切割伤11例12指,绞轧伤5例7指,冲压伤7例7指;单指离断18例,双指离断5例,均为完全离断;拇指4个,食指8个,中指7个,环指4个,小指3个。

1.2结果25指再植成功,伤口愈合出院,1指再植失败。经半年随访,功能外形满意。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断指损伤对患者心理上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不良心理状态对断指再植成活率有一定影响[1]。因此需要我们随时与患者沟通,通过关心患者的生活入手,介绍手术方式、经过,介绍同类病例愈后效果,鼓励和促进病人交流,及时了解其疑惑、需求,根据不同个体需求提供心理支持、信息和帮助,以增强个体适应能力。

2.2一般护理

2.2.1病室要求病室应以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温度保持25℃~32℃,湿度保持在50﹪~60﹪,自然光线充足。病室内严禁患者主动或被动吸烟。

2.2.2体位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1周左右,取平卧位。将患肢放在略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并予患肢制动,避免患侧卧位,防止患指受压影响再植指体的血供。伤手烤灯保暖,用40~60W罩灯局部照射,照射距离为30~40cm,使局部血管扩张,照射时间一般在1周左右。

2.2.3饮食护士要告诉患者必须禁咖啡、茶水、可乐等液体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止饮酒、吸烟,以防止血管痉挛的发生。鼓励多吃鸡、鱼、肉、蛋及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铁、钙,纠正贫血以满足肌体的需求,增加抵抗力,便于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后。多饮水,所进粗纤维食物放在便秘的发生。

2.3观察用药反应再植术后一般常规肌注罂粟碱,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针等抗凝、解痉药物。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黄疸、皮疹、呕吐、血尿、鼻出血等并发症应根据病情停止或减量,对出血严重的给予对症给药。

2.4局部血液循环的观察术后正确的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是断指再植术成活的重要环节[2]。术后1~3天每半小时观察一次,术后4~7天每小时观察一次,把观察的资料详细记录,前后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常用的观察指标有:指体颜色、指体温度、组织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针刺或小切口放血。指体颜色是最容易观察的客观指标,在自然灯光下观察,中,患指轻微肿胀,是手术创伤所致,一般在术后7天消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可用一小棉棒或针尖按压指腹,颜色即转为苍白色,移开后1~3秒内转为红色为正常;针刺或小切口放血是一项能明确反映再植组织的血液供应的最可靠的指标,也是鉴别动脉、静脉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

2.5再植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第5天起,指导患者主动运动手腕关节、健指的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断指再植术后10~14天血液循环稳定后,即指导患者锻炼再植指对掌对指功能;术后4周拔出克氏针后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患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被动运动速度以慢为宜,逐渐加大力量,当达到极限角度时,保持10~20min,然后缓慢减少外力,如此反复伸屈。患指主动运动内容为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释拳等;术后三个月要求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劳动,从而恢复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

3.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和工作不慎而发生指尖断伤极为常见。指尖缺损导致手指外形的严重破坏和灵敏的感觉功能丧失,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认为,逆行法指尖断指再植除了精湛的手术外,护理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术后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更为重要,需要护士有高度责任心,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精心周到地做好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是保证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英善,罗伟,徐林.外伤断指后不良心理状态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7-18.

[2]何玉珍,邵洪晓,管玉莲.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9﹚: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