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达省份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国内发达省份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启示

何健文

何健文HEJian-wen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州510033)

(GuangdongInstitute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Guangzhou510033,China)

摘要:围绕国内四个发达省份的科技投入规模和结构,分析这些发达省份科技投入方面的基本现状,并指出:随着发达省份逐步进入工业化后阶段,增强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建立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对于发达省份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roundthescaleandstructure,somecurrentsituationabouttheinvestmentinscienceandtechnologyoffourdevelopedprovinceswasanalyzed.Itwasindicatedthatasthesedevelopedprovincesenteredthepostindustrializationstage,weshouldvaluetheimportanceofenhancingtheguideofgovernmentinvestmentinscienceandtechnology、encouragingenterprisestoimproveR&Dintense&buildingupapersifiedsystemofinvestmentinscienceandtechnology.

关键词:科技投入;规模;结构

Keywords:scienceandtechnologyinvestment;scale;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811.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4-0150-02

0引言

纵观国外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些地区都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合理的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所谓科技投入,就是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最终反映在经费投入的层面上,其中以研发投入作为考察科技创新情况的核心指标[1][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对科技事业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许多发达省份,纷纷出台符合本省实际的科技政策,务求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力度,实现为经济提质提速的目标。鉴于此,本文选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科技投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

1科技投入规模

科技投入规模的比较,主要有R&D投入和政府财政投入两大方面。其中,R&D投入可以分为全社会R&D投入和企业R&D投入两个层面。

1.1全社会研发投入

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的比较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R&D投入的总额,二是R&D投入占GDP的比重,即研发强度。研发强度是衡量地区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自2009年以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R&D投入分别以年均实际增长率23%、22%、25%、21%的速度增长,2012年,四省R&D投入占全国R&D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2%、13%、10%和7%。可见,四省研发投入的增速都较快,作为科技投入第一大省的江苏,近年来以巨额的R&D投入来实现“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研发强度仍然在2012年达到2.38%,近年一直高于其余三个发达省份(见表1)。

1.2政府科技投入

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的比较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额,二是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即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反映出一省政府对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政府科技投入受到科技政策变化和地方财政预算的共同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呈现波动态势。自2009年以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财政科技投入分别以年均实际增长率13%、30%、25%、18%的速度增长,2012年,四省财政科技投入占全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2%和3%。可见,四省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差距不明显,其中,江苏的财政科技投入近年增幅显著,逐步实现“财政优先保障科技投入”的规划目标,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也从2009年的2.9%提高至2012年的3.6%,超过了广东(见表1)。

1.3企业研发投入

当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其中,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企业研发投入规模的比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R&D投入总量,二是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即企业研发强度。

自2009年以来,粤苏鲁浙四省的企业R&D投入分别以年均实际增长率25%、24%、26%、21%的速度增长,2012年,四省企业R&D投入占全国企业R&D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5%、15%、13%和8%。可见,四省企业R&D投入的增速都较快,广东虽然在企业R&D投入总量上稍低于江苏,但在企业R&D强度方面表现较好,是四省中最早突破1%的(见表2)。这也是广东在近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企业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的重要原因。

2科技投入结构

对科技投入的结构考察,一般是针对研发投入这一对象来展开。从不同的角度对R&D投入的分配结构进行划分,主要有两种方式:按研究类型划分和按经费来源划分。

2.1研究类型结构

按研究类型划分的结构,实际上是经费在R&D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分配结构,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共三个阶段。其中,基础研究的总体水平能反映出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潜力。2009-2012年,粤苏鲁浙四省的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速分别达35%、22%、28%、37%,但占R&D总经费的比重仍然偏低,为2.6%、2.6%、2.2%、2.4%,占比在近年变化不大(见表3)。四省的试验发展经费保持较快增长,占R&D总经费的比重均维持在90%以上。从R&D经费的研究类型结构来看,四省均呈现出“重试验发展、轻基础研究”的特征。

2.2经费来源结构

在R&D经费来源上,政府和企业是最主要的资金渠道。根据两者资金比例的差异,可以将R&D经费的来源结构分为政府导向型、政府企业双导型以及企业导向型。一个地区的R&D经费来源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结构,多数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会经历“政府导向型-政企双导型-企业导向型”这样一个演化历程[3]。

2012年,粤苏鲁浙四省R&D经费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均高于85%(见表4),即国内主要发达省份在R&D经费来源方面属于企业导向型,处于上述历程的第三阶段。这表明,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已经在这些发达省份得到基本确立。其中,江苏省内来自企业资金的R&D经费近三年的增幅较明显,到2012年总量已高于其余三省。虽然目前四省的政府R&D投入比例均不超过10%,但各省政府均一直重视对研发活动的投入。2012年,四省的政府R&D投入较2009年分别增加了88%、53%、104%、66%,其中广东、山东的增幅较大。

3启示及建议

3.1发达省份逐步进入工业化后阶段,创新成为经济主旋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科学应用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当一个地区处于前工业化时期R&D/GDP大致范围在0.7%-1.8%,工业化时期R&D/GDP大致范围在1.5%-2.5%,后工业化时期R&D/GDP大致范围在2.0%-3.0%[4]。我国发达省份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后工业化初期,R&D/GDP均超过2%,尤其是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投入水平,在经济总量上发力追赶广东。随着创新型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发达省份的R&D投入规模和强度都需要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确保从工业化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顺利过渡。

3.2增强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从近年情况来看,我国发达省份R&D经费分配格局基本不变,全社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为此,政府应该调整科技投入领域,建立财政科技投入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重点投入科技基础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不用研发项目,改变过去直接无偿拨款的方法,采用如后补助、税收减免等新型资助模式,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性作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3.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目前,企业是发达省份R&D经费最主要的资金渠道,R&D经费在企业层面的来源比例高于80%。但与此同时,企业的研发强度偏低,反映出创新仍未成为企业的普遍性共识,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成效。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企业研发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扶持风投、创投基金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鼓励企业和社会其他主体在研发投入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性投入稳步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的科技投入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2[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3.

[2]盖红波.全球科技投入最新态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1-5.

[3]金永红,吴江套.我国R&D投入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3):62-65.

[4]莫燕,刘朝马.科技投入结构分析及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