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柑橘与罗汉果的套种栽培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浅析柑橘与罗汉果的套种栽培技术应用

陈蓉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金牛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广安638400)

【摘要】介绍了柑橘与罗汉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柑橘、罗汉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模式的种植户的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罗汉果;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2-0026-02

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期4-5月,果期10-12月。柑橘为武胜县的主要水果品种,其成熟期正值秋冬之际,市场销售前景较好,价格优势明显;罗汉果为葫芦科藤本植物,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是武胜县可以推广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丘陵地区种植对本来林地面积就很少的林地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近几年,在武胜县多个乡镇地区釆取柑橘套种罗汉果栽培模式,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地,而且也解决柑橘种植前2年的投资效益问题,是一项适应目前生态农业发展的高效种植新技术。四川地区丘陵山地面积较大,柑橘套种罗汉果,是一项很好的种植栽培发展模式。

1柑橘栽培技术

1.1园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微酸性、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排水性良好、较肥沃缓坡地及水田种植为宜(水田种植如有条件可进行深翻土)。按行距3m整畦,在畦中线按株距2m挖穴,穴50cm×50cm,然后用有机肥及钙镁磷肥(每穴400g)拌土回填穴至比畦面高15cm。

1.2选择适宜品种

为实行套种栽培,柑橘需选择营养生长期相对耐阴、无病苗圃培育的四会柑橘品种。品种的特点是营养生长期耐阴性好、丰产性好,一般在种植后第3年开始挂果,5~10年为丰产期,年产量可达75t/hm2,产值45万元/hm2以上,结果期15年以上。

1.3适时种植

在春、秋季进行种植,春季种植宜在2-3月进行,秋季种植在10月至11月中旬为最佳。一般种植规格为株行距2m×3m,栽植1500~1800株/hm2为宜。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种植。

1.4整形与修剪

柑橘树整形修剪很重要,整形做得不好直接影响到果树今后的产量。苗期定主枝,通过修剪让树主干生长趋势与地面尽量保持垂直,在第1年春梢萌芽时,在树干上部选向外倾斜45°、错开均匀的3个壮芽留作主枝,如果不均匀可以适当采取拉枝措施定型;苗期放梢修剪,修剪把握剪除骑马枝、徒长枝、交叉植、多丛植的原则。挂果树冬季修剪,是采果后至春芽萌动前,主要从枝条基部疏剪病虫植、枯枝、衰弱植、交叉植;夏季修剪一般在放秋梢前15d,为促发健壮秋梢进行的修剪。主要修剪徒长植、下垂植、内膛植、衰弱植、丛生植。挂果树施足基肥,按照挂果树树龄在每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沟施腐熟农家肥10~15kg/株、钙镁磷肥2kg/株、45%复合肥0.5~1.5kg/株、石灰0.5~1.0kg/株。适时追肥,挂果柑橘全年追肥4次。春芽肥: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在萌芽前15d施用,沟施45%硫酸钾复合肥0.3kg/株、尿素0.2kg/株;谢花肥:在落花后期每株沟施45%硫酸钾复合肥0.3kg、尿素0.2kg/株;壮果促梢肥:在放秋梢前15d沟施施45%硫酸钾复合肥0.5~1.0kg/株、麸肥1kg/株;采果肥:采果后沟施尿素0.2~0.3kg/株、45%硫酸钾复合肥0.2~0.3kg/株。巧用叶面追肥,重点用于花前和幼果期,花前喷施高美施600倍液+0.1%硼肥1次,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3月至4月中旬现蕾至开花喷施高美施600倍液2次,能有效减少落花落果。5月中旬后幼果期喷施绿旺1200倍液2次,能有效减少柑橘缺素症状。

1.5水肥管理

武胜县属于亚热带种植区,因此柑橘的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春季保湿,夏季注意排水,秋冬干旱季节需适当灌水,以满足幼苗生长。幼龄树重点施好芽前肥及壮梢肥。芽前肥在每次放梢前10~15d进行,按树龄施45%硫酸钾复合肥15~25g/株、尿素20~30g/株,遇干旱可淋施0.5%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壮梢肥在新梢展叶时施用,施45%硫酸钾复合肥60~80g/株,配合叶面肥喷施1次。冬季施肥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进行,沟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g/株、腐熟农家肥8kg/株、14%钙镁磷肥250g/株。

1.6促花保果液

柑橘促花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药物促花和物理促花。物理促花技术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行,控制水分法、断根促花法、环割法、弯枝扭枝法等都是为了减少果树养分吸收由叶芽向花芽转化的过程;药物促花,通过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达到花芽分化,在采果后喷施15%多效唑500倍1~2次,间隔期25d。保果技术主要有:一是进行雨天摇花,让幼果充分光照达到提高坐果率高效果;二是及时追肥提高果实养分吸收;三是适当疏除早夏梢,减少叶芽生长吸收过多养分;四是保持水分和环割;五是用赤霉素(九二〇)20mg/L在第1次、第2次生理落果期各喷药1次。

1.7主要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枝梢、叶片及果实,防治措施首先是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其次是清洁果园减少病源;再次是药物防治可喷药50%多菌灵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时可用咪酰胺类杀菌剂防治。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主要媒介之一,7-8月为高发期,主要危害夏梢和秋梢,因此防控黄龙病关健选无病毒苗和防治木虱,及时砍除病树和清除荒废果园,做到先喷药防治木虱后砍树。木虱一般在嫩芽长0.3cm时用药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0%哒虱威乳油1000倍液喷药2次,间隔期7d。红蜘蛛主要在4-5月和8-10月发生,果园检查每叶有虫3头以上时,开始喷药,连喷2次,每次间隔7d,使用药剂有15%哒螨灵乳油3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潜叶蛾危害柑橘嫩梢,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夏季嫩梢生长旺盛,适当抹除嫩芽也能达到一定防治效果,或在嫩芽长至0.2cm时开始喷药,连续2次,每次间隔7d。如2.5%功夫乳油3500倍液或20%锈潜净2000倍液。

1.8适时采收

柑橘一般在10月上旬开始分批采收,果实采收时离果蒂2cm左右处剪下,每果留2片以上绿叶为宜,采收后放阴凉处待运输。

2罗汉果栽培技术

2.1整地施足基肥

在柑橘种植好后,每2排柑橘之间开1条宽度35cm、深度25cm的罗汉果种植沟,定植前沟内要施足基肥,按施腐熟猪牛栏粪或鸡粪等农家肥6000t/hm2+14%钙镁磷肥450kg/hm2、45%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2,肥料应与适量细土拌均置于沟内,然后在肥料层上覆细土10cm厚,堆成龟背形,种植时苗根部不能与肥料接触,以防烧苗。

2.2适时早植

选择扦插育苗的罗汉果早熟品种,如科龙一号、科技一号等。惊蛰过后气温稳定在15℃左右,选择温暖的阴天或晴天下午种植。按2株柑橘间种1株罗汉果,株行距2m×3m,定植1650株/hm2左右。雌雄花的搭配按100∶2安排,但小面积种植也应保证配置2株以上雄株,以保证授粉正常进行。种后要套保温袋给幼苗避寒保温,苗高50cm左右再脱保温袋。

2.3及时架好网棚

罗汉果种苗种下后即可搭建网棚,用杉木、杂木作支柱,支柱长220cm,径粗6~10cm。横竖成行,间距2~3m,埋入地下50cm,地面留高1.7m。用12号铁线拉直固定于支柱顶端,边行用铁线斜拉加固,桩与桩之间再用16号小铁线连接拉紧,形成2m2的网格,棚面覆盖20cm网眼的专用塑料网拉紧,并固定于铁线平面上。

2.4罗汉果株形整理

与柑橘套种,罗汉果整枝要做到主蔓上棚早、留枝适当少、来籽开花早。当罗汉果苗长到25cm时,在苗旁插1根小竹竿至棚面,及时用线绳把苗固定在杆上,引蔓上棚,同时抹除萌生侧芽,确保主蔓健壮生长上棚。当主蔓上棚后长到5~6节时留2个芽眼打顶(摘心),让其分生2条一级侧蔓,当一级侧蔓有4节时,每条留2个芽眼打顶,促其分生2条二级侧蔓,当二级侧蔓长至4节时打顶,让其分生16条三级侧蔓(结果蔓),把结果蔓均匀地分布在棚架上面,形成扇形骨架。当结果蔓现花蕾时,部分结果蔓可留8~10个健壮花蕾打顶,去掉顶端优势,促进花果迅速生长发育。当藤蔓生长过于旺盛时,除掉徒长蔓和不能结果蔓,确保花果生长所需营养。

2.5肥水管理

施催苗肥,罗汉果苗成活后,及时淋稀薄粪水催苗。7d左右淋1次粪水,一般淋2~3次即可,以促使罗汉果苗健壮生长。施壮苗肥,在罗汉果主蔓上棚后及时追施壮苗肥,追施有机肥1kg/株、60%硫酸钾0.1kg/株、12%过磷酸钙0.5kg/株。在距植株基部35~40cm处开半环状沟施下盖土。施促花肥,当果园1/2的植株现花蕾时,及时施促花促果肥,在距植株基部40~50cm处开半环状沟,施腐熟农家肥3~4kg/株、腐熟桐麸或菜麸0.5kg/株、45%硫酸钾复合肥0.25kg/株、硼肥10g/株,施肥后盖土。施壮果肥,在植株盛花过后及时追施壮果肥。在距植株基部50~60cm处开环状沟,施45%硫酸钾复合肥0.25kg/株,施后盖土。罗汉果是喜湿润植物,但又忌土层渍水,因此全生育期园地要保持土层湿润,要做好灌排水工作,防止果园渍水。

2.6人工授粉

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靠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开花期间,从6:00开始采集雄花,12:00前进行人工授粉完毕为佳。

2.7综合防治病虫害

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症状为叶片褪绿斑驳、畸形、缺刻,咆叶丛枝等,严重受害植株不挂果或挂果极少。采用脱毒种抗病种苗,加强肥水管理,防治好蚜虫能有效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常用药剂有碘核苷三氮唑、20%盐酸吗啉呱、酮等,按有效浓度每7d用药1次,每次喷药时加入绿旺等一起喷施叶面效果更好。防控蚜虫是控制病毒病的重点,在6月发生盛期初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2~3次,可减少病毒病传播。根结线虫病也称"起泡",是根结线虫引起的根和块茎病害。实行轮作及晒薯可减轻此病发生。化学防治可用20%卫根400倍液淋穴,视发病情况在夏季根结线虫侵染高峰时再用药1次。

2.8及时采收

罗汉果花期长、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批采收。一般在授粉75~90d后,当果柄自然转黄、果皮颜色由嫩绿色转变成深绿色、果皮有弹性时选择晴天方可采收。将摘后的鲜果装筐堆放在阴凉通风处3~5d,使其完成后熟过程,然后才能进行烘烤或深加工。

2.9采收后管理

毎年8月下旬采果结束后,把罗汉果主蔓从基部剪断,使棚上藤蔓迅速枯死,然后把枯蔓清除及罗汉果块根挖除进行清园,以利柑橘生长。2年后解除套种,要及时撤除棚架,以便进行柑橘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兴征.农林系统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2:29-31.

[2]蔡健和,蒲天胜.柑桔病虫害防治图谱[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2.

[3]林贵美.三避技术在罗汉果栽培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

[4]李建勇,生态系统微生镜变化及植物生产特点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