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趋势下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资源整合趋势下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思

邓迎温广标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政策,对于建筑企业是一个良好契机,借此来拓展海外市场。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文简要分析了资源整合趋势下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思,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资源整合;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及“三网一化”等系列措施提出,为建筑企业实现海外市场开拓提供良好契机。同时丝路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中国资金发布,为中国企业提供深耕海外市场的强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国部分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尤其是建筑行业,特别在国际如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上,现阶段国际工程承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1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世界各国的建筑企业都充分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建筑项目,都会有数十个企业竞标。我国建筑企业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其次,为了中标项目,部分企业会进行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这样不仅会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影响,还会损害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WTO虽然已经全面推行,但依然广泛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这样就对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拓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2单一的融资渠道

调查研究发现,融资问题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到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因为工程项目有着较长的周期,前期投入资金量过大,而很久之后才可以结算工程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周转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需要通过融资方式来解决。一般来讲,企业会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方式来解决,内部融资只能够获得较为有限的限额,基本上不能支持项目的正常运转;而外部融资主要是外部贷款,我国建筑企业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银行,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1.3劳资关系处理不当

调查发现,我国建筑企业很容易出现劳资纠纷问题。如果员工对薪酬不满意,就很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等行为。这样就会影响到海外企业的正常干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建筑企业因为对国外法律法规不够了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且对待员工要求比较的消极,很容易出现集体罢工、劳资冲突等问题。

2资源整合趋势下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思

2.1通过资源合并方式,增强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基本上已经发展成熟,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还处于落后位置,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增加投入,积极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国际竞争力增强的目的。此外,合作才是硬道理。部分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单靠一个企业无法完成,因此需要积极寻找企业合作,通过并购、战略合作(如国内外高端设计咨询机构、税务策划、法律咨询等方面)成立合资公司,形成合力,组建利益共同体,这样既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优势互补;又可以降低恶意竞争几率的出现,达到共赢的目的。同时,也可使其成为公司的有效资源。

2.2合理整合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方式

建筑企业只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方可以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就需要深刻认识到单一融资渠道的弊端,采取措施,丰富融资渠道,促使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如部分建筑企业有着良好信用,允许商业银行提供无抵押贷款,且可以对贷款额度适当提升;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海外建筑承包工程的贷款利率适当降低;要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企业形象是走出去的关键,建筑企业要重视社会声誉和诚信形象的构建,以便增强商业银行和各类贷款机构的信任感,从而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在开展海外承包业务时,建筑企业还需对国家金融机构的各类投资工程项目积极承接,这样不仅资金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最后,建筑企业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增强自身实力,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便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公司,进而实现融资渠道得到丰富的目的。

2.3实行属地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企业需要给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储备优秀人才,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人才招聘过程中,对国际建筑市场较为熟悉且拥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应聘者优先选择。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要充分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将员工条件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定期外派工作水平较高或发展潜力巨大的优秀人才。制定培训机制,定期培训员工,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搭配使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以此留下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等问题。此外,实行属地化管理,一切以所属地区方针、政策为准,鼓励使用当地外籍劳工,以此不仅可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梳理企业责任品牌,同时帮助企业突破文化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地配置中外人才资源,也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

2.4建立透明友好的考核机制,完善劳资关系

建筑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会直接受到劳资关系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科学处理劳资关系,那么企业国际化运营必然会遭到重创。我国建筑企业需要摆正角度,充分重视各类劳资纠纷,完善和健全相应的、透明友好的规章制度体系。在走出去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各项法律法规、建筑标准、社会风俗等充分了解,然后将劳资关系管理制度给针对性的对接。薪酬是员工最为关注的方面,因此,需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友好的原则设置考核及薪酬机制,以便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要充分重视对员工的个人关怀,要通过定期经常的谈话,对员工思想动态及时了解,科学处理纠纷,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及使命感。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选择开拓国际市场,其国际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挑战。在资源整合趋势下,我国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这些问题和挑战,采取针对性的战略和对策,方可以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刘保雷.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10):44-46.

[2]谭芳.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拓展非洲市场为例[J].青年时代,2016,7(11):132-133.

[3]刘文勇,丁琳琳,张悦.农业企业“走出去”策略与实践案例举证[J].广东农业科学,2016,5(10):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