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 1

腹有诗书气自华

赵玲玲朱光明

从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感触是学生们的写作水平逐年下降,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们阅读数量的减少和阅读水平的下降。而造成阅读水平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日益普遍的高科技通讯工具的阻碍,也有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文学作品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走进学生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课桌上赫然摆着卡通漫画绘图小册子、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高手、“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甚至是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诸如此类的书籍,但我们不能不相信这个数据:63.4%的农村高中生没有真正读过一本完整的中国或外国名著,大多是通过道听途说能知道有这个书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阅读的感受了。但是一提及电脑游戏、武打招式、明星逸闻趣事,他们往往就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了。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选择与鉴别,盲目追随“流行”,以至于造成了阅读资源浪费,阅读品位不高。

面对这样的阅读现实,《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生要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通过阅读能够自觉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通过研读《新课标》我们很容易能看出现代的语文阅读应该得到重视。

经典文章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的结晶,是圣贤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等方面,可以赋予我们以深邃哲理和博大智慧。在阅读研习和参悟经典文章中,我们可以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营养。我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典型的如毛泽东主席,许多都接受过严格的古文学习和训练。他们往往既是胸怀雄才大略、卓越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具有气吞万里气魄、汪洋浩瀚意境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然而我们的许多现代人,特别是一些年轻学子和院校毕业生,古文功底比较浅。这使得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智慧知之甚少,导致眼界和胸襟难以拓展,束缚到人生与事业的发展。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强调,理工科的学生要学点文学艺术,科学和艺术必须打通。对于优秀的古文,如果能熟读精思,不仅可以使我们知兴替,明大义,辨是非,别得失,也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系统的如:我们读《论语》,会为孔子仁者爱人的博大至纯的胸怀所感叹;读《孟子》,为孟子民重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所折服;读《庄子》,对庄周物我两忘的高尚境界而向往。

每一篇经典文章,虽然跨越了千百年时光,但无不蕴涵了人类共通的人生智慧与生活哲理。如:读《曹刿论战》,从一个民间义士的远见卓识,可以想到匹夫有责的担当;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当为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忠贞而赞叹;吟诵《岳阳楼记》,会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胸怀感动。从政治角度看,读《子产不毁乡校》,能使我们为老百姓敢于讲心里话的民主意识所感染;读几遍《介之推不言禄》,就知道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名、权、位;而《醉翁亭记》,又会让你感受到与民同乐之快乐。展开只有81字的《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会使你领悟到人生境界高尚之所在……。可见,读点古文,善莫大焉。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华”指的是多彩亮丽,与众不同,清新积极!意思是说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话,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相反,如果没有内涵的话,不管怎么打扮,都不会显得有气质风度。

用心读点文章,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学子十分必要。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