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工挖孔桩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朱健

江苏众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张家港215600

摘要:人工挖孔施工技术较为传统,但由于造价相对较低、成桩直径大、设备简单、成桩质量好、方便施工等特点,在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对相关人士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桥梁施工;应用

1.引言

人工挖孔桩作为现阶段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施工工艺,其主要是在利用人工进行挖孔的方式,形成井筒。具有经济性好、设备简单、便于施工等优点,能够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因此,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阶段也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风险。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流程进行综合探讨,寻求降低施工风险,提升人工挖孔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

2.人工挖孔桩概述

人工挖孔桩就是通过利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并形成井筒灌注桩成孔的施工工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施工操作简单。人工挖孔技术所需设备只需普通的起吊设备、模板、套筒、护筒等,主要是自上而下进行人工挖掘。②施工质量好。成桩后很难出现塌孔、断桩、卡钻等现象,且孔底杂物沉淀少,易清除。③施工速度快;相对于钻孔施工来说,施工速度相差不大,但挖出的土方体积小,可多孔施工,提高了施工进度。然而也存在着以下隐患:①施工环境差;工人需要在孔下作业,孔内的空气质量和噪声都比较大,施工环境较差。②安全事故多。在对含有砂性土层的地下进行桩孔开挖时,流砂涌入带来安全隐患。

3.人工挖孔桩载桥梁施工中具体应用

3.1施工准备

桥梁建设的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开展状况是决定桥梁牢固性的基础。将基础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应用于桥梁基础的建设过程中,确保桥梁质量的达标。开展建设工作前,首先应制订完善的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实施计划,计划完成后需在桥梁的建设现场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其中“三通”,工作的开展指管线的畅通、电线的畅通及电缆的畅通。而“一平”工作的开展指清除旧的废弃物或其他建筑物。分析桥梁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应用的建筑图纸,并根据建筑图纸对施工步骤的基本要求,全面准备所需应用的机械设备和机械器材。根据桥梁的建设计划和所应用的建设图纸,开展桩位的测量工作。明确桥梁的轴线位置和定位点位置,同时在桩孔周围进行灰线的撒布。

3.2人工松动开挖

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之前,要对井口左边的围护装置进行检查,看其井架是否是稳定。同时还要对井口的松动物品进行清扫。比如一些土块、石渣以及工具等,以免施工人员被井口掉落的物体伤害。施工人员在下井的时候要使用安全软梯以及人员升降箱,在桩井的深度达到15米以上的时候,人员就不要使用软梯而要乘坐升降箱。在开工的时候还要检测井下的气体,提前做好安全的措施。在进行挖孔的时候,在其孔的深度大于10米的时候,要准备能够向井下送风的设施,其缝量不能小于25L/s。在挖孔的时候要先对工具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安装牢靠。同时还要注意地层的情况,要对地质进行随时的鉴定和检查。若是遇到地质条件差以及地下水涌现的情况,就要在开挖的层厚上进行减少,并且及时的进行井护壁施工,以此防止地层的塌陷。

3.3护壁

桩井在挖到1米的时候,施工人员要对地质进行检查,依据地质的情况以及桩井的断面形式来明确护壁的形式。护壁砼在进行浇注之前,要先进行钢模板的安装,在验收达标之后,砼经过卷扬吊运到浇筑部分,使用人工进行入仓的方式振捣紧密,根据模板形式的不同,其可以形成喇叭以及直筒形式的护壁,且护壁的上下节搭接不小于50毫米。在遇到涌水以及流砂的问题时,要先对地质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护壁,以此防止桩井的坍塌。其主要的处理手段是:每节护壁的高度可以减少至0.3到0.5米,并且进行随时的开挖和随时的检查,根据漏水的情况也可以使用速凝剂的方式。扩壁模板的拆除要在砼浇筑的14小时之后,若是护壁有蜂窝以及渗漏的问题,则需要进行及时的补救,防止桩井的塌陷。

3.4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在对钢筋笼进行制作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段制作的工艺,这样能够错开赶紧接头的焊接工作,便于对焊缝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在放置的时候,要对钢筋笼进行缓慢的放置,且保证其处在垂直的状态下,避免采取强制的工作手段,这样才能保持钢筋笼不会发生形变,也能保证孔壁不会出现坍塌的情况。在完成钢筋笼的防治工作后,对于其上端也应该进行焊接处理,确保其和护筒进行紧密的连接,这样可以防止在后期出现由于混凝土的托力而导致钢筋笼上升的问题。在开展钢筋笼的定位作业时,保证钢筋笼的中心部位与桩位中心部位的完全吻合,确定位置后,把两根工字钢,或者是槽钢,平行插入顶吊圈之内,把两根枕木,平行放置于护筒的两边位置,将定位骨架置于枕木上。

3.5混凝土灌注

在完成成孔和钢筋笼的放置工作后,才可以向孔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在进行浇灌作之前,首先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进行检查,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执行灌注工序时,还需要对孔内的导管长度,以及其距离孔底的距离进行检查,对于混凝土的灌注量,套通过压力平衡法来进行计算;对于灌注工作,要保证其连续性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导管拔空的情况。

3.6安全防护

在人工挖孔阶段,要求将安全防护工作做到位,首先孔内作业人员要个佩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和穿防滑鞋,安全绳应系在孔口。起吊设备要安装限位器和防脱钩装置,及时检查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钢丝绳以及吊桶,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承受能力。除此之外,对挖孔状况进行及时检测,孔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大于10cm的孔深内,挖孔阶段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置。确保孔地表周边的顺畅,设置防护圈栏,重型车辆设备不能在孔口周围2m内行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挖孔技术具有经济性好、设备简单、成桩质量好等特点,然而,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人工挖孔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人工开挖、护壁、钢筋制作与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解析,旨在推动了桥梁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正根,米亚琼,舒超超.逆向排水沉井式护臂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建筑技术,2016,47[J]:634-636.

[2]李茂英,曾庆军.人工挖孔桩工程量清单分析及计量规则细化完善研究[J].建筑技术,2014,45(3):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