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测绘数据安全与量子卫星成功发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见测绘数据安全与量子卫星成功发射

姜述远

德州市测绘研究院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国家加强了测绘数据安全制度建设,为维护国家利益、安全、发展、创新,实践基础测绘事业为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量子卫星为未来测绘数据安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测绘数据;安全;量子卫星发射

一、测绘数据安全制度建设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基础测绘条例》、《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地图审核管理规定》、《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涉密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安全监管的通知》、《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等构建测绘数据安堡垒,构建国家安全基础地理信息体系,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源自《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设计法律文件汇编》)

二、测绘数据安全问题:对于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重要地理信息失窃严重的问题,有关部门对全国地理信息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00多起,许多案件发人深省。

1、2009年3月广西北海市龙潭发现房顶有一架两米长一米多宽的航模飞机就发现航模飞机的底部装了一个摄像机之类的东西。于是测绘部门依法跟踪找到这家北海鹰飞凌天经贸有限公司,并进行了调查。发现它在无资质测绘。这家公司因为非法从事航空测绘已经受到法律的惩处。它们测绘的地形图和数字地表模型,如果用于军事目的,根据位置和高程数据操纵精确制导武器,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2、一些国家的组织和个人从来就没放弃用非法手段窃取中国的重要测绘信息。对于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测绘,我国《测绘法》以及《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做出了明文规定。然而由于多方利益驱动,外国人来华从事非法测绘活动却日益增多。2007年3月江西某地,就发现两名外国人在进行非法测绘,在现场截获了高精密度的手机GPS、导航仪,并在笔记本和光盘里面发现了机密级1:5万地形图。这些地理数据一旦外泄,并用于军事打击,后果十分严重。

3、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入,外国人来华非法测绘活动已出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在2006年到2009年国家测绘局每年公布的当年十大非法测绘案件中,几乎每一起都有外国人的身影。有位教授先后十余次陪同三位外国人前往长白山等地进行考察,最后一次竟然深入我军事基地进行采样、测绘。外国人来华测绘有明文规定,而非法窃取我国重要地理信息的行为,则会受到依法制裁。警告人们不要非法测绘、不要随意泄密,以免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4、测绘数据安全意识提升十分重要,通过2010年以来开展的测绘安全专项治理,和各种法律、规章、规范出台,人们的数据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上述现象明显得到遏制,但深层次未知领域涉密事件,数据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由于技术落后瓶颈,不被发现,不被了解,这是最大的隐患。国家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发展十分必要,我以为,量子卫星成功发射在数据安全体系构建技术层面是一项很好技术实现和技术引领,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三、中国量子卫星发射成功从技术上为数据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有引领作用,开辟一个量子数据安全中国时代,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实施项目。

量子卫星技术介绍:

1、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新一代量子通信被认为是安全性最高的通信方式,然而由于其理论方案要求使用理想的单光子源和单光子探测器,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实现。经过攻关,成功解决了非理想单光子源带来的安全性漏洞,但随后探测器的不完美性又成为“量子黑客”的主要攻击点,并出现了“时间位移攻击”“死时间攻击”和“强光致盲攻击”等攻击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潘建伟教授等人发展了独立激光光源的干涉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与测量设备无关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解决了探测系统的安全隐患。另外,该实验系统兼顾采用诱骗态方案,同时保证了非理想光源系统的安全性。

2、几乎一夜之间,世界知道我国发射了一颗特别厉害的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计此次发射将把中国推进到科学界最具挑战领域之一的最前沿。此次发射“可能会被证明是我国获得全球支配地位的决定性时刻。外媒多归结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体制优势——中国现在有能力实施雄心勃勃的大项目。这次成功发射不仅将中国送到一个独一无二科学领域里的前沿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通过使用基于量子通信原理的加密技术,创建一个超级安全网络。

3、许多并不了解该技术的人们总是觉得这是一种以光速传播信息的颠覆性科技,甚至有人认为实现太空中的星际即时通信已经变为可能了。而实际上这与量子通信这门技术的真正本质相去甚远。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领域。量子通信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等;量子计算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和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中美两国恰好是选择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中国对量子通信情有独钟,美国对量子计算心仪已久。现在所说的量子通信并不能让信息以超光速从一个银河系传送到另外一个星系,更与时空穿越无关。它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是,信息加密。量子科学为信息安全提供了“终极武器”,此次我国科学家在“墨子号”量子卫星上搭载了“四种武器”: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量子纠缠源和量子试验控制与处理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表示,量子卫星将从太空向地面传输加密密钥,同时揭示量子纠缠的科学现象。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即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的不可复制性,从而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可以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4、我国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将开发黑客无法攻击的量子通信的努力向前推进了一步。近年来,网络安全一直是国家主要关注的焦点,在斯诺登披露美国通过使用美国生产的硬件进行广泛的监视窃听之后,我国也制定规则限制从美国进口相关技术。我国为了争取走在世界量子通信前列,动机之一是要抗衡美国的网络攻击与防御能力。美国正加紧研究如何建设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理论上威胁到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密码原理。

现在世界通用的RSA密码,稍稍增加几位就会使计算量大到用全世界的计算机算上几亿年都算不出来,因此大家都觉得安全。但偏偏量子计算里就有破解RSA密码的方法,使用量子计算机可快速算出RSA密码。也就是说,人类现有密码体系面临全部遭到破解的情况,这将会带来全球性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层级更高的保密方式——量子通信。

5、我国的最新跃进将在获得一项“令人高度垂涎的资产”方面取得远远领先于其全球竞争对手的优势。这项资产就是:防黑客通讯技术。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主导量子卫星技术可持续发展。为量子技术注入太空活力,为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保障开辟新思路。当然,量子技术发展也有诸多不如意之处,造价很高,难以民用服务推广,这也是新技术发展之必然。

量子卫星技术使数据安全成为可以期待,为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